政治教育宜疏導不宜壅塞

28/10/2014

最近有傳香港的教育部門將檢討中學通識科中的政治部份課題內容。教育局長吳克儉的答話,佐證了傳說的真確性。答話其實很簡單:課程檢討和修訂和近日發生的「佔中」事件沒有關係。

突然要檢討相關課題,和最近發生、到現在還未能有效解決的「佔中」沒有關係,有誰相信?

如果不相信官腔的答話,反過來相信兩者有關連,那最接近事實的估計是:通識科的政治議題,如果是涉及香港政制設計的,激發了學生對封閉的政治現實、或對個人的政治權利作更深層的思考。由於不滿現狀,或對更開放的政治選舉有較高的期望,學生容易受人煽動,像刻下出現的「佔中」活動,就吸引了不少大、中學生參加。課程檢討如導致對相關課題設限,令學生的學習和思考不會太容易「出軌」,因而減少學生參與反政府的抗爭活動的熱情,這或許是有關當局對事情處理的「合理期望」。

通識科討論香港問題無法迴避

    通識科涉及香港政治的課題,應該是在「今日香港」的單元中出現。看看目下課程設計的具體內容,當中包括「如何改善生活質素」、「經濟轉型對香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維護法治精神和參與社會、政治事務」、「身份認同的形成」等等。在這課題之下,教師提供課程內容,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政制設計和發展、香港人在政治選舉上的局限和公民權利的限制等,認真處理,應該都是避不過的話題。免去或限制這方面的內容,就能令學生思想變得較「純正」,少了一些抗衡政府和不滿現狀的思緒,這樣的邏輯推理也未必行得通。

要了解的是,現今年青人接觸資訊,和過去已有很大的不同。由於網絡的開放和普及,學生平時可以自由地認知或探討不同的話題內容。你不想學生在課堂上、在通識科上接觸較多敏感的政治課題,他們卻很輕易在網上閱覽相關資訊。現在學生不少會看「蘋果動新聞」,參與「高登討論區」,接觸不同媒體的宣傳,當中會有不少被某些人認為是較偏頗或「反動」的資訊。學生利用Facebook傳達訊息,極之普及。一張煽情的圖片、一段能引發共鳴的短片、一些發乎內心自由放任的評論,往往用很短的時間便能廣傳。除非資訊自由傳播被取締,否則相關課題的「教育」作用應是無時無刻存在的。

教育應較學術地分析問題

    學校的學習平台,其實是發揮較學術層次的理性分析和檢討。在討論過程中,應較著重歷史意義的分析、理想與現實的協調、合理的政治願景的摹劃與建構等。比對真普選的渴求,通識科的學習目標,也應同時引導學生思考政治發展的來龍去脈。比如說《中英聯合聲明》是一個很獨特的政治協議,歷史上未曾出現過一個國家把一塊殖民地的主治權歸還一個宗主國。在主權回歸的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不同意識型態的政治糾紛。又比如《基本法》,在實施過程中如何達到循序漸進的目標,但又同時可顧及港人的政治權利的保障。至於政制轉型過程中如何適當了解港人的政治權利和義務、如何強調法治精神、鼓勵適當地參與政治事務、如何協調「香港人」和「中國人」的身份認同等,當中可供探討的課題一定相當多,也能較實事求是和理性地從教育出發,思考「今日香港」的各項話題,而這,也是通識設科的最基本原意。

這種教育模式,就像治水般採取疏導法,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了解事情的局限和思考適當的解決方式。如果以為用壅塞的方法,例如取消一些較敏感或容許引發出軌思想的課題,就能令學生迴避相關思考,做一個更服從的國民,這是一種教育的誤判。

香港回歸十多年,在國民身份認同上可說毫無寸進,現在中港矛盾也可說愈演愈烈。教育更加開放,較理性分析分歧和紛爭,尋找可行之路,較之視而不見,故意隱瞞,會更加正面,更加切合時代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