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識」不敵「大氣候」

15/8/2006

通識教育課程包含了頗寬廣的題材內容,需要有紮實的知識基礎作為學習的依據。例如課程設計中關於「今日香港」的課題,主要探討問題包括「如何改善生活質素」、「經濟轉型對香港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如何維護法治精神和參與社會、政治事務」、「身份認同的形成」等,粗略看去,如果對香港的經濟、社會、政治、法律和歷史等問題欠缺基本認知,探討起來不免流於「吹水」,師生各言其是,大體漫無準的,虛與委蛇。

初中所學只是皮毛

高中仰賴初中基礎,然而根據初中學科架構,要學生在短短三年中得到不同層面的知識陶塑,又談何容易?初中課節,半數撥歸較受重視的中、英、數科。另外的一半中,又分一半給「術科」的美、工、音、體、電(腦)、普(通話)等,「配給」通識的只餘十三、十四課節。用每週十三、十四課節學習牽涉科學、歷史、經濟、社會等課題,學生所有的只能是皮毛中之皮毛了。

更嚴峻的事實是,這些科目在功利的學習生態中,每每被視為「閒科」,位置是遠不如中、英、數的。這也難怪,小六升中一,新生連所派學校是甚麼模樣也未知道,就給安排參加大半天的由教育統籌局策劃的「編班試」,在小學時還被諄諄囑咐考試的重要性,考得不好,影響「編班」不在話下,更會「連累」小學的派位比率。

今年中三所舉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考的又是中、英、數。教育統籌局建議學校不要作嚴格的操練,應把考試模式滲透日常教學之中。學校心領神會,變相又加重了「日常」中、英、數的教學負載。

學習心態嚴重傾斜

現在一般中學面臨一個嚴重的個別定位問題:英中不想被貶為中中,中中又想升格為英中,箇中關節眼就是如何提升英語教學的效能。公開試英語科合格率微跌,「教界」瀰漫悲情,歸咎「母語教學失敗」。於是加課節、撥資源,為提升英語學習而再發力。流風所及,師生教與學心態嚴重傾斜是可以預料的。

根據通識教育課程設計,學科建議學生「從多角度研習不同課題,建構個人知識」,並強調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跨學科的技能」。但現今主流學校仍採「大班」教學模式﹐一班坐滿四十人,慣常講授已感心勞力竭,如何鼓勵個別學生作思考訓練與思想提升?

香港不少被標籤為優質學校都以英語授課,用學童不擅長的外語作學習媒介,學生能通讀教材已感支絀,如何再能撥出時間和思考空間作不同學習題材的深層思維訓練?早前有英中校長要求豁免高中通識教育科以英語授課,理由原來直率得驚人:「英語學習影響多元思維」、「不要學生日日做翻譯」。

學習「大氣候」的局限,通識教育科所要求學生的「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積極的價值觀和敏銳的社會觸覺」,恐怕只能流於天馬行空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