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讀中史必須先調適課程

8/7/2013

兩項關於高中中史科的數據:

2009/2010年度修讀史史科人數:

級別

修讀人數

佔學生總數

中四

12,857

16.4%

中五

10,096

14.8%

中六

8,003

11.7%

2012/2013年度修讀中史科人數:9,364

數據顯示,新高中課程修讀中史科人數持續下降,引來批評,不在話下。像有立法會議員批評當局「數典忘祖」,未有規定中史為必修科,亦逃避報讀人數每況愈下的現實。教育局長照例否認:「從舊學制至今,中史科在初中為必修科,高中則為選修科」,並指八成八初中均開中史科,其餘則把中史科和世界歷史科合併。

中史科從來就被賦予為有特別意義的一科,當中內容牽涉國民教育、國情文化之類。但要明白,高中學生選修中史人數少,本是正常現象。現在高中生只能選修一至兩科(三科已屬少數),把選擇放在中史,升學出路並不寬廣。初中嘛,大多數必修,是的,但學生對本科認受有多少,有幾多國民教育、國情文化的灌輸而有成效,很成疑問。

現在的中史科,不論高中初中,太重資料的提供,內容繁複而沉悶,初中還不可抗拒,到了高中,既然可以選修,自然棄之而後快。2009/2010年度中六的11.7%比例中,有多少是被迫選讀(例如其他科成績欠佳),有多少是真情喜愛,也未可衡量。

要中史受歡迎,兼能發揮預期作用,課程的調適是必要的。方向有二:一、放棄詳遠略近的取向。中國歷史悠長,幾千年的文化重載,要在初中每週兩節中完全講授,難度是大的。太遠古的,不外乎治亂興衰,XX之治、XX之亂、宦官亂政成因、外戚作亂影響諸如此類,歷代如出一轍,學生為測考,被迫苦讀,過後淡忘,真不知對國家文化的認知起了甚麼作用。近年中史課程中在乙部加入一些專題歷史,也是事實資料灌輸多,不少橫越千多年,認真掌握,絕不容易。要學生多認知的,應把重點放在近代。近代的意思,不是局限於民國以後,至少明清歷史,距離現在較近,和現代社會關連也許較深,多認知,國族感情效益會較大。

其二、重思考分析,不重資料羅列。歷史事件繁多,若把重要專題作深入反思,認真探討其教育意義,能夠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借古鑑今,對現實生活的助益會較大。

當然,綜合以上兩個方向,可能就會闖入禁區了,尤其中共建政以後,不少事件如大躍進、反右整風、文化大革命、六四事件等,教不教?怎樣教?慣常可以用「現代歷史還未有定論」作棄選的推搪,但學生最喜歡知、最應該知的,反為用這些理由給推卸掉,是較為可惜的事。

所以在諸多批評的時候,也應思考「用家」(學生)的角度。你如果給他們知的只是歷代治亂興衰的過程,資料的記憶背誦,當中沒有對苦難中國歷史事件(尤其是近代當代的)成因影響的反思,甚麼國族感情的培養也是空談。

現在是談要鼓勵學生獨立思考的年代了,反正學生從不同途徑也可知道一些事情的來龍去脈,刻意宣揚某些、刻意逃避某些,都有些違反邏輯,對思考的培養也未必有利。總有些喜歡思考、樂意分析事物道理的人,這類學生相信為數一定多於全數高中學生的11.7%。學科有建設性,不用鼓勵他們也樂意接觸。當然更先決的條件,切勿在初中用繁瑣的資料「打殘」學生對本國歷史的喜好,不要令他們(現在屬大多數)視高中選修中史為喪途。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