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處理資訊手法非常「反通識」

13/9/2011

今年暑假的幾宗事件,假如你是通識科老師,如何在討論時向學生「解畫」?

八月十八日港大舉行百週年紀念慶典,邀請國家副總理李克強做主禮嘉賓。典禮當天香港政府如臨大敵,估計為數二百警務人員進駐大學負責保安。典禮舉行的場地陸佑堂門禁森嚴,鄰近地方也作高度戒備。有學生會成員在梁銶琚樓附近被阻前進,後更被警方人員強行帶離現場,禁錮在後樓梯超過二十分鐘。事後有記者沿梁銶琚樓出發,需要步行三分多鐘才到達陸佑堂。有港大法律學院學者笑言由梁銶琚樓用迫擊砲也打不進陸佑堂。

現場採訪受到極大限制。有便衣警務人員用手掩擋採訪記者的攝影鏡頭,採訪區遠遠超離活動場地,政府事後發出「官方媒體採訪」予公眾,並指「官媒」會是未來常態安排。香港新聞自由受到極大局限。

政府早在幾個月前推出立法會選舉替補機制,由於得不到足夠支持,方案押後表決,在立法會休會期間進行公眾諮詢。政府為推銷替補機制,諮詢文件定出四個方案選擇,偏偏就缺少了取消替補機制的選項。事實上,建議被法律界一致反對,強行通過也未必不會引起日後的法律訴訟。

        最近政府更發動輿論攻勢,電視台天天播放政府製作的宣傳短片,明為呼籲市民表達意見,但骨子裡卻是政治硬銷。宣傳片有很強烈的譴責取向。片中一開始便說明:「去年,五名立法會議員辭職引致全港性補選。他們在該次補選中參選,再成為議員。社會上有意見認為要修改法例,防止再發生類似情況。因應這些訴求,政府提出了修訂建議……」這顯然是在教育市民而非諮詢看法了。

特區收緊資訊發放與管理空間,或者有在政治上的需要,但這和教育範疇所希望達致的目標並不一致。新高中制設立必修的通識科,用意是透過資訊的搜集去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能力。如果對課程的建議還有一定程度的憧憬,配合現實對新聞加強管制的措施,很難看出科目的設計怎樣能達到它原先的構想。

通識科的設計過程,很著重學生掌握資訊的能力和獨立思考的培訓。課程的其中一些目標是:「讓學生連繫不同範疇的知識,擴闊他們的視野」、「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聯繫各科的知識,能從多角度研習不同的課題」。即使如「今日香港」的專題中,也強調探討「如何改善生活質素」。香港警權的膨脹,對市民監控力度的增加,以至對新聞自由的管制措施逐漸嚴峻,官府操控媒體希望達致某種果效等,市民的知情權和對社會事件的參與權萎縮,生活質素是日漸下降,也和課程的客觀分析、獨立思考、公平判決等要求背道而馳。短期的效果能製造更多順民和表面的和諧,長遠卻使社會失去多元化的活力,不用說香港言論自由、社會開放和崇尚法治的核心價值漸被蠶食,對國家的長遠發展未必有利。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