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載,為紀念武俠小說作家金庸創作發表六十週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決定在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建立全球首個永久的金庸文學展覽廳,初步打算免費向公眾開放。展覽廳將主要介紹查良鏞的早年事業、創作武俠小說歷程、其武俠小說對文化及創作媒體的影響,及不同時期和版本的武俠小說等等。此外,文化署方正籌備與民間合作,舉辦國際性的「金學」研討會云云。
這些活動,除卻研討會之外,必然會產生不同討論。其一、武俠小說是否屬於嚴肅的文學形式?其二、金庸的武俠小說,除了在市井中廣泛流傳以外,歸根究柢是否屬於認真的文學創作?其三、以公共財產去為一個其「文學」成就還不很肯定的人去設立「永久」的文學展覽廳,是否有濫用公帑之嫌?
對這些問題還有些質疑的人,或許會全部或局部同意次文化堂社長彭志銘的看法。他反對由官方設立金庸文學展覽廳,認為有對查良鏞過譽之嫌。他指查早年發表的武俠小說只屬「搵食文學」,雖然膾炙人口,但並非在文學上有很高成就。他認為政府太強調一個人的文化成就,對同年代的其他武俠小說作家不公平。
我很同意說金庸「並非在文學上有很高成就」,甚至更覺得這樣的武俠小說稱不上「文學」。要成為文學,特別是小說,要在主題、情節、人物描寫、語言表達幾方面有一定程度的貢獻。特別是第一項的主題,就是要透過作品去達到一個跨時空地域,有普世性的思想題材,兼能對人性、人類文明提出思考啟迪的貢獻。金庸的武俠小說,或許情節有吸引人之處,人物描寫也甚獨特,但究竟想透過小說去提出甚麼樣的人生質疑與解釋,便有些含糊之處。沒有靈魂的軀殼,終究沒有甚麼吸引人的力量。
何況,據我聽聞所及,這類小說最初在作者自己出版的報章(《明報晚報》?)連載,每日一篇,字數不少,刊行目的是為吸引讀者,讓報章銷路穩定。在這樣的寫作背景下,情節虛構,生安白造,而且隨時橫生枝節,以聳聽聞,敷衍篇幅,態度殊不認真。據聞有部份內容更是金庸的手下倪匡所代筆。這些「小說」,能膾炙人口,在一個文化水平低落的社會,不為異數,但卻不能登大雅之堂。現在要由一個政府部門用公共財富去做貼金工作,是否適宜,自然需要提供較多具說服力的理據。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還是一名中學中文科教師,一次中文科務會議討論為學校圖書館添置哪類中文圖書的議題中,有老師建議多購金庸的武俠小說。記得那次的討論也頗熱烈,有同意的,也有反對的。最後購置的動議被否決,理由是:中國文學史淵遠流長,重要的作品多著,實不應拿圖書館的有限空間放置「金庸武俠小說」這類市井的流俗創作。想不到二十多年後,這類貼金的動議又更加高層次的出現了,這不知可以歸類為時代的進步還是時代的落伍了。
香港文化博物館為嶺南畫家趙少昂設立了永久的紀念館。我常質疑,香港近世知名畫家不止趙少昂一人,為何趙能得到這樣的殊遇,其他人不能?而且單一藝術家的永久紀念館,對推動該項藝術創作有積極的意義還是消極的意義?想不到相近似的事情現在又提上日程了,當然質疑會是更加深沉的:香港的所謂文學,除了「金學」以外,還有甚麼學?
27/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