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令香港學生這樣「弱不禁寒」?

27/1/2016

1月24日,香港經歷了59年來最寒冷的一天,市區清晨溫度只跌剩3度。有見及此,教育局宣佈小學及幼稚園停課,直資的德望中學更發揮直資學校有某些辦學自主權的「制度優勢」,宣佈中學也停課。

過去只有8號或以上風球、黑兩才會停課。2003年沙士一役的停課,也不是因天氣惡劣所影響。課因嚴寒而停,似乎是第一次。

停課,當然是顧及學童健康——不因寒冷而影響身體。但有多寒冷呢?不過是比平日的冬天低三兩度吧。香港不落雪,也不會因雪天影響交通運作而妨礙上課。如果這樣就要停,恐怕北半球大部份國家,冬天大部份時間學生也要困在家中不用上課了。

或者說,不是因寒冷,而是因天氣突變而要用特殊的應變措施。但不用說民間傳統智慧:「細路仔唔怕凍」,即使任何人,天氣凍,穿多一兩件衫——尤其現今香港「羽絨」大行其道,價廉物美——在室外短暫時間,不會有大問題吧。何況,教育的終極意義,不是訓練學生增强體質,面對困境嗎?天氣突變,既不涉及危險,是很好的鍛鍊機會。

反倒日常教育的方式,卻和香學童身心的健康成長走著相反的路,卻沒有多少人願意改變。現今香港學生,學習壓力之沉重,舉世難有其匹。近幾個月小學家長因TSA嚴重扭曲學習,發起罷考行動,可說是忍無可忍。其他層次的考試,尤其「一試定生死」的DSE,所帶給學生的壓力,更不言而喻。

有沒有人或辦學者願意帶頭去改變?恐怕沒有吧。艱深課程帶來的學習壓力,對學童身心的摧殘,其為害較之氣溫冷凍兩三度,不知嚴重多少倍,損耗的維時也不知强多少倍。香港學校不注重體育,正常的中小學每週只有兩節課,有些小學為了催谷「學能」,有時更連罕有的體育課也取消,「讓路」給學習操練。課餘沒有時間,也沒有場地去給學生鍛鍊體能,因而天氣轉冷,成年人第一件想到的事是學童抵受不了。但這是結果,不是原因。愈要逃避,愈會墮入惡性循環的怪圈。

現在滿街滿巷都是背著沉重書包、腰板不能挺直、眼鏡片厚重的學生,每天趕著上課。週末(甚或週日)是仍穿著校服趕回校補課、或不穿校服,但一看便知是去補習社補習,或學一兩門手藝的學生。這類學習內容,偏偏就不是有益身體健康的球類活動,或到郊外海灘(當然是夏日)消磨假日閑暇的閒適心態。

香港辦教育的人真會關注學童健康啊!天氣冷,教協呼籲,教局執行停課。多一天的額外「假期」,用來做乜?還不是獃在家中,繼續被功課奴役和「打機」?如果執意落街跑步或打球,恐怕絕對不是停課的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