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中是苗,但泥土呢?

14/7/2009

宣傳新高中學制,喜歡用三兩個眼神滿有憧憬的孩子,手捧一坯泥土護養著幼苗這個意象。沒錯,新學制是一大革新,的確像苗。新苗和舊的是不同的。教育局一直宣傳著,新學制容許自由配搭選修科目,讓學童盡早做好生涯規劃,既留意大學心儀學系,也留意其他升學的途徑和就業的機會。

在選科上,打破維持多年的「文理分流」的局面,強調以學生興趣為本,不再純粹為考試。完成三年高中課程,只須應付一次公開試。此外,家長要改變目前「高中只為考試」的想法,課程組合中,將加入毋須考核,但卻是必修的「其他學習經歷」,佔學習總時數百分之十五或以上。文憑試將陸續推行校本評核,以減少「一試定生死」的影響。

這樣的「苗」,筆者是熱切歡迎且期待的,因為當中蘊含了理念,是為改良過去的奴化教育的。這「苗」也可幻化成一面鏡子,照見過往的不濟。比如說,現今學生選科,崇尚理科財經,輕視文化體藝,社會風尚埋沒不少人才。學校教育側重文法科目,進不了主流會發覺學習生活最終一無所有。學習生涯有考不完的試、補不完的課。學校催迫學生爭取學業成績,粉飾學校數據,確立學校定位。學生長期受奴役,完成中學已視學習為畏途。進得了大學的,不少厭惡知識的追求,研究人才大大匱缺。這些現象,令社會風氣只崇尚追金逐利,普遍文化水平低落。社會造就一大群的利益獲得者,也造就一大群自尊自信的受損者。

這「苗」的茁長,或能改變某些社會風尚,但茁長的先決條件是「苗」要植在適合的泥土中。但「泥土」是否適合呢?卻不免使人存疑。據一些調查所得,新學制的選科取向仍傾向傳統文法學科。新學制容許第四選修,規定只能選擇視覺藝術、音樂、體育、倫理宗教、應用學習及其他語文,不希望學生只顧讀書,忽視其他學習活動。但此建議卻受一些傳統名校質疑,認為不利購買「升大保險」。

面對新學制,學校不是認同其全人發展、自主學習的精神,反其道是加強催谷,操練考試形式,補課密密麻麻,學生飽受其苦。通識教育成為必修科,內容或許仍未盡善,但社會輿論缺乏正面的建議,較多是批評課程提倡「吹水」,學習漫無邊際。公開試將會由二變一,試題內容亦逐步加入較多的思考發揮成份,批評聲音不少認為試題「太淺」;個別科目放寬合格率,又被質疑有關當局「放水」,製造成績提升「假象」。新學制鼓勵學習多元化,減低考試比重,但補習社仍其門如市,早前有補習社提供項目新創舉:「校本評核精修班」。

這樣的「泥土」,是否適合「苗」的成長?聰明理性的人,先改良土質,是希冀「苗」能茁壯成長的合理期望。面對學校的操練、催谷文化,教育當局是視若無睹,還是束手無策?教育決策的制訂者,是否知道殺校政策是導致學校競逐成績的重要原因?教育當局對學校的評核指標,估量學校發展,加入家長認同因素,是否會加速教育的市場化?新學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提倡思考、討論和發表,但蝸行蟻步的小班教學發展,是否為新學習方式製造人為障礙?最近微調方案確定,學校心思是放在追逐英文施教,還是鼓勵用母語思考學習,不問可知了。

要苗長好,應先理好土質。這責任,要由教育從業者共同肩負了。但在功利現實下,可以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