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育是「職業」而非「事業」

15/3/2016

最近學界流行自殺,短短半年已有超過二十宗,而且當中八宗竟是大學生。關心社會事務的人,都不免要呼籲檢討教育制度,避免慘劇蔓延。

是的,香港教育從來都有「制度」,只是「制度」一直演變,愈變愈功利加涼薄。學童自殺,應是有感於壓力(包括學業和人生)過大,大到無法應付。但這壓力,不會是自我製造,最直接是來自接觸最頻繁的教師。教師也沒有誘因私下給學生壓力,最直接是來自校方當局,即是學校的管理層。當然再向上推,管理層的壓力來自學校董事會,董事會的壓力來自教育局,教育局的壓力來自社會結構和社會期望。

當然制度是由人組成,特別是教育,亙古以來,從事其業者,都以作為一種人生事業看待,所以有春風化雨、作育英才諸如此類的美談。但時代不同了,尤其在香港,沒有多少人再把教育看成事業,也不知多少人仍有育人的心志,但實在有不少人只當它作職業,甚或向上爬的階梯。

教師不知何時開始已是一份「筍工」。或者有人不同意,說教師工作繁重、「工時」超長、工作令人心力交瘁諸如此類。但真是這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投身教職,甚至縮班殺校的壓力日漸猖獗,年頭不保年尾的合約教師還是盈百過千?教育學院、教育文憑學生不也有人排隊就讀?此無他,接近二萬元的起薪點,很多職位都沒有。如能在短時間內升職,其薪金的增幅也很難在其他行業找到。所以一直以來,走後門得到職位、職位不合理地得到升遷應是為數不少的。整個教育圈其實充滿功利,若由再功利的社會意識主宰,甚麼恐怖的學校行政措施也有可能出現。

學童是飽受欺壓的一群。功課、測考,還有一大堆的偏見和歧視。社會努力去給教育製成品作二分法:成功和失敗。學校被殺校,是失敗,相對來說能存在便是成功。向上推移,成為第三組別是失敗,做Band 1學校是成功;被界定為中中者為失敗,英中是成功;要開中文班的英中是失敗,純英中是成功;簡簡單單的英中是失敗,要做頂級名校的英中才是成功。人人朝著這個金字塔的頂尖去看,社會壓力自然出現。

不要以為只有教育從業者才著緊自己的排名,家長眼光也是朝上看的,所以要鋪路給子女讀名校,未進名校之前要百般武藝俱全。兒童由滿足家長期望,漸漸變成滿足自己期望,個人角色也漸由被施壓者變成自我施壓者。

過去,當社會產製了大量教育的「成功」者,但其「失敗」的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縱使完成學業以後,還能有個人生計,即使還要接受不少歧視的目光,但總算可以營生,哪輕生的人或許不至太多。現在是沒法擠進人生勝利組別者,動輒要面對無可估量的人生壓力,有的甚至連個人生計也無著,及早找尋「出路」,在他們來說或許是最簡單的決定。

曾經經歷過不少教育行政的暴虐,但我肯定我所面對過的,在行內只是「小兒科」。理論上,校長、教師都應是教育專業人員,是要為不合教育原則的勾當做修正者、擋駕者,但現在不少已角色轉換,成為了教學施壓的主角。要談甚麼改變教育制度,沒用的了,不少人就靠「制度」謀生,甚至在當中撈一大把,要和這類人物談甚麼教育專業,「嘥氣」。

現在自殺風氣居然蔓延到了應具有獨立思考的大學生,倒也算是奇聞。大學不是一般被認為「難入易出」嗎?為何現在都會產生學習壓力,變得中學化了?但存在於功利的社會染缸中,大學不會成為淨土。只要看看大學收生還有甚麼拔尖制度,去年某大學醫學院甚至設想讓尖子跳級,免修一年,讓這點點的「著數」能打動「尖子」,就可知世道人心如何趨向了。學醫壓力大,自殺人數佔最多,不知又滿足怎樣的社會期望。

當一個社會中的學制充滿市儈,人人只著眼業績排名,所有由上而下的壓力,最後只能由最沒抗爭力的弱者來承受。這等苦果,終究不會是簡單到只作甚麼專家開會、半年交報告、搞講座、派知識錦囊等「應對」措施可以濟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