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政策」得多還是失多?

12/7/2014

為抗衡因就學人數減少,導致中學殺校危機深重,教育局推行了所謂「三保政策」——「保實力、保學校、保教師」,其實就是藉減派生員令學校生存機會增加。政策是好是壞,製造甚麼影響,不妨看看近日因中一收生而出現的怪現象,可知一二。

甚麼怪現象?據云:一批來自最少三間學校的教師,在灣仔一個服務中心外守候,準備搶攻新移民學生。其中一間更派出十位教師,在中心外以「人盯人」方式招生。其實這種搶人現象,在不少低組別學校門前也出現:有學校用盡辦法搶奪別校派位學生,也有自感生員被搶,派人攔截,「保衛家園」。

在這些情況下,已沒有人再提甚麼教師「專業」(參與學生搶奪戰是「專業」?)了,最重要是「搶」夠學生,學校繼續營運,老師不致失業。

據今年數字,2014/15學年中一派位,382所參加學校分配中學,有十校即時縮減一班中一;九所在暑假前未收齊26名學生的要申請學校發展方案「續命」; 23所若暑假後未取錄達51人的開班下限,需要減少一班。幾種情況加在一起,總共涉及縮減47班中一。

不少學校教師的「飯碗」情況是危急的。其實何止如此,整個教育生態不也是受害不淺嗎?

比如說,學校收夠26人,理論上可以開兩班,但在校的各級學生都會盤算「逃亡」的。人心思變,在這情況下還搞甚麼「教育」?

未能取錄達51人的開班下限,需要減少一班。過去因減班方案已由五班減為四班了,再減一班,變成三班。即使三班的數目可以保持,但學生人數太少,升到中四,不足以開辦足夠的選修科目給學生選擇。

有不少分區學校,為使同業互相扶持,「君子協定」不收同區轉校生。過去有學生不滿派位結果,拿成績單到另一些學校「叩門」,如能力達標的會被取錄,換言之學生可以抓緊一個學業成績「階級上移」的機會,這個可能影響個別學生一生的機緣,現在是給取締了。

過去有不少學校被迫參加「自願優化班級結構方案」,官校更無可選擇,造成一些名校也要減班,目的就為支援較差學校的生存空間。但就學生角度來說,明明出色的學校受歡迎,但卻要一同減班,變相剝奪學童進入良好學校的機會。

學校不斷減班,但在「方案」下,舊老師教席可以保留,變相令新老師入職無門,不少新畢業或年資淺者人心惶惶,但這類教師(不少是合約制的)卻不屬於被「保」的範圍。

種種結果,令行業變得怪誕的:學校互相競逐成績,新老師飽受壓榨,再談甚麼教育質素、教育理想已變得不合時宜。

有沒有辦法可以改變這些怪現象?有的,嚴格執行殺校政策不就可以嗎?「殺校」,有點兒血腥味,但用另一個較溫和的說法,其實就是以供求情況決定學校命運。學校辦不好,或者盡力辦好卻不敵客觀環境,收不夠學生便結束營辦,讓所餘學生轉到學習氣氛較正常的學校,對學生也有利。

沒有甚麼一直向下調較的「開班線」,收不夠指定數目學生便宣佈結業,同一區學校也不需要甚麼「君子協定」了。讓能力較佳學生爭取質素較佳學校少量的餘額,不就對校方、對學生都有利嗎?

學校若被結束營辦,變相一批老教師也要轉職或提早退休了,教師空缺(用公帑支付的職位)不再不合理補貼給過賸的人手,將來若擴班,新教師入職也較容易。教育行業的新老交替較正常,對提升質素也有幫助。

少了一些學業水平較低學校,也不用拿名校的學位來「補貼」他們了。換言之,學生入讀較優秀學校機會較高,也能符合家長的期望。

說了這些,大家一定覺得我是太涼薄了,完全置教師被迫失業的危機不顧了,但我絕對沒有這個意思。作為在前線苦拼多年的人,怎會不設身處地、身同感受,知道相關人士的困境和苦況?無疑,我提出的只是一個相對「理性」的建議,但卻也不願意這建議能夠付諸實行。

要說「涼薄」,我想執掌教育決策的官員或許比我尤甚。不是嗎?「保實力、保學校、保教師」,偏偏不保也是「教師」的合約教師,也不保讀了教育文憑,具有教育資歷的大量教學求職者,對他們在保職位、求教職中的惶惶不可終日,不是有點兒涼薄嗎?

學界呼籲利用升學人數減少的契機推行小班教學,令教學質素提升,令學校容納較多的教學人員,這類建議,一直被否定,對教育專業來說不是有點兒涼薄嗎?

原先在立法會通過的三年期的「教師自願提早離職計劃」(俗稱「肥雞餐」),在只用了一年便無聲無息的把計劃取消,通過的賸餘撥款也退回庫房。這計劃原本可以鼓勵不少資深教師離任,把職位留給新入職教師,令行業新老交替較正常。沒有了,對渴求教職的失業者不是有些涼薄嗎?

業界也有建議,採取較靈活的派位措施,例如在收生高危區加派學生,舒緩學校壓力;或採取較有效措施,不是甚麼「2、1、1」之類,而是加大力度,全港學校每班都有較顯著的減派(如「2、2、2」),但建議又被斤斤計較教育開支者否定了。對於學校面臨生存困境、要走到別區學校門前招攬學生的教育專業人員,不又是太涼薄嗎?

教育政策沒有溫情,缺少預見力,凡事只著重眼前解困,不顧長遠效果,恐怕真正要「保」甚麼,只餘下空洞的口號,沒有實質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