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為保教師飯碗搞「計劃教育」

17/7/2013

今年升中小學生又少五千多人,造成不少中學風聲鶴唳。為使個別中學不會因收生不足而殺校,有些區域校長會協議,除了外區之外,同區中學不收「叩門」生,以免自相殘殺。學生派到一所中學,除非越區(其實越區也很困難),否則難以在同區轉校。

表面上,同區中學「守望相助」,大大減輕最底下三數間學校的危機,但卻使教育生態受到嚴重的干擾。

校長為甚麼互相合作?理由當然是不想同區中學因收生不足而「摺埋」,這是立意為善的表現。但個別學校勉強超越殺校線(今年定為二十六人一班,少於二十六人就沒法經營),仍可「倖存」,誰能獲益?首先當然是「學校」,即辦學團體還可保存學校、校董會仍可管理。數下去當然是學校管理層和教師,加上一眾教學助理、資訊科技技術員、文員與校役,一干人等仍可保留職位。但學生呢?卻明顯是受害者。

過去同區學生也容許流動的。例如band 2學生拿著派位證,可以向band 1學校「叩門」,如果成績還可以,轉讀band 1學校是有機會的。同理band 3流向band 2亦然。這些學位雖然為數不多,但卻沒有給完全堵塞,現在就不可以了。假如是這類學生,想向上流動,找一間水平高些的學校的機會就幻滅了,對一個人的影響可能很深遠,你說是不是很可惜?

就一些勉強能維持的學校來說,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學生人少,學習氣氛受打擊,學校活在士無鬥志的環境中。中一升中二,中二升中三,照例有不少人逃亡,老師也不會「坐以待斃」。到了中三升中四又如何,學生人數不足,高中科怎開?沒有足夠學科選擇,對得住還存在的學生嗎?

要這樣維持,唯一好處就是保住走不脫的老師和相關員工的職位,但付出代價的就是學生。一名學生一派位就要呆在一間學校中,少卻了自由競爭的因素,和「計劃教育」有甚麼分別?這是香港自由社會的精神嗎?

一間中學轉直資,學生向上流動的機會是否被剝奪成為熱話,為何沒有人為這些另類被剝奪機會的「教育低下階層」說句公道話?

一間學校拿公帑辦學,一位校長用公帑支薪,有必要凡事以教育原則和學生利益為大前提。教師因殺校而丟飯碗,其情可憫,說是教育規劃出問題可以,譴責教育局蓄意阻撓小班教學也可以,但卻無理由以犧牲學生利益來換取安寧。

有些人讚賞學校遵循同區校長的「君子協定」,一個(轉校生)不收,同區學校互相扶持。但這「君子」,不知是建基於甚麼殘酷現實。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