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耶利米書》第十七章說:「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古今中外,這類「壞」可說罄竹難書,今舉《史記.晉世家》一些片段為例,看到人的詭詐究竟如何變幻多端。
一、 斬草除根:晉獻公在位之時,由於牽涉兄弟爭權,因而產生仇殺。史載:「八年,士蔿說公曰:『故晉之群公子多,不誅,亂且起。』乃使盡殺諸公子,而城聚都之,命曰絳,始都絳。」為了鞏固權力,於是先下手為強,把宗室盡行殺戮。無疑,所殺者都為兄弟子侄。
二、 借刀殺人:晉侯有三子:申生、重耳、夷吾,皆賢才。但晉侯被驪姬迷惑,想立和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為太子。「十七年,晉侯使太子申生伐東山」,目的是想申生遠離權力中心,也可能因兵凶戰危而殉難。朝臣裏克有很精到的規諫:太子是奉祀社稷的人選,責任是要朝夕侍奉君主膳食。君主遠行,太子要守衛疆土,君主留守則隨從,隨從則協助撫恤軍隊,守戍則監守國家,這是先古確立的制度。率領軍隊,有專人負責,誓師出征,君王和統其事者商討,不是太子管核範圍的事。但獻公反駁:「寡人有子,未知其太子誰立」,言下之意,是太子之位還未有定案。要申生領兵出征,無疑要他冒死上戰場,稍有閃失,就是用了借刀殺人之計。
三、 欲抑先揚:獻公寵驪姬,早有廢嫡立庶之心。史載:「獻公私謂驪姬曰:『吾欲廢太子,以奚齊代之。』驪姬泣曰:『太子之立,諸侯皆已知之,而數將兵,百姓附之,奈何以賤妾之故廢適立庶?君必行之,妾自殺也。』驪姬詳譽太子,而陰令人譖惡太子,而欲立其子。」這種在獻公面前讚譽申生,但在背後暗箭傷人的手法,既能討好獻公,製造明白事理形象,又能使申生沒法繼承大位,可見是一種一刀兩刄做法,深得欲抑先揚詭計的精髓。
四、 插賍嫁禍:是進一步設計陷害申生。驪姬安排一次申生祭母的活動,並建議申生薦胙(一種祭祀的肉)於獻公。驪姬使人在胙中下毒藥,當獻公佃獵歸來,欲嚐胙,驪姬從旁制止,說胙從遠方來,應找人試之。結果祭地,地隆起;給犬與人食,俱死。驪姬泣告:太子何其忍心?連父親都想弒殺,何況他人?而且人君都老了,旦暮得登大位,連些少時間也不能等待?說話到此,驪姬還不罷手,說太子變成這樣,不過是因奚齊的緣故,早知當日避地他國,或早自殺,今日就不會被太子所魚肉。這種插賍嫁禍的反間計,結果令申生知道闖了大禍,只能逃亡離國,最後自殺於新城。
五、 兔死狗烹:裏克殺奚齊,派人迎接公子重耳於翟,想擁立他。重耳拒絕,裏克改為迎接夷吾(申生、重耳之弟)於梁,並遣郤芮厚賂秦,和秦約定:「即得入,請以晉河西之地與秦。」秦繆公因此發兵送夷吾到晉國,立為晉君,是為惠公。但當惠公即位,即派邳鄭到秦國,說夷吾最初確以河西之予秦,但大臣卻說:地是先君的地,你(按指夷吾)既然流亡外地,何以能把先君之地擅自答應給秦國?我(惠公自稱)雖爭論很久,仍難以說服群臣,所以沒法把土地割讓給秦。這些說辭,無疑只是借口,目的是爽約不予秦地,利用了別人便推翻之前的承諾。
六、 過橋抽板:惠公五年,秦發生饑荒之災,請糴於晉。晉君和大臣商量,慶鄭說:晉君因秦之助得立,已經背叛割地之約。過去晉發生饑荒而秦國肯借貸,使晉渡過難關,現在秦饑荒請求賑濟,不用懷疑,必定要施以援手。但虢射說:往年上天以晉賜予秦,秦不利用機會消滅晉國,反而在晉國有饑荒時加以賑濟。現在上天以秦賜晉,晉豈能違逆天命?因而攻打秦國。其後秦國復仇,軍隊深入晉境,並擄獲晉君,最後得到晉君姊(秦繆公妻)懇求才撿回性命。這是後話,但秦晉膠葛,已充份看到人類思緒的狡詐處。
由晉獻公到惠公,短短不到三數十年時間,當中充滿兄弟之間的權鬥、嫡庶之間的爭權、國與國間的爽約和陰謀,當中包括誣蔑、離間、教唆、陷害、捩橫折曲、落井下石等,總之人類想得出而對己有利的事情勾當,都盡行施展。這些都是發生在二千多年的事了。說人類智慧,愈後來愈積累深厚,可是幾千年前相比於現今,雖也算是初民時期了,然而其計謀詭詐,和「民智已開」的時期相比,絕不遜色。可以看到,人類深藏於內心深處的陰險毒辣,可說與生俱來,不以利益愈積愈鉅而滋長愈深。「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看到這些血漬斑斑的歷史,當有更深刻的體會。
但人算甚麼?我仍然相信「人心比萬物都詭詐,壞到極處」接著的幾句:「誰能識透呢?我耶和華是監察人心、試驗人肺腑的,要照各人所行的和他作事的結果報應他。」今日未報,時辰未到,真的不要開心得太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