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色有無中」——歐陽修錯引王維詩

蘇軾有一首《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回憶和歐陽修交往的經歷。其中的幾句:「長記平山堂上,欹枕江南煙雨,杳杳沒孤鴻。認得醉翁語:山色有無中。」

「山色有無中」被形容為「醉 翁語」,原因是歐陽修曾在《朝中措》(「平山堂」)中提及:「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但這句並不是歐陽修的原創,是引用了王維的詩句:「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自然,歐陽修及王維所描述的「山色有無中」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境界。原創者王維是在流水的襯托下帶出「山色」的。前面引述的幾句詩,是要說出:楚國的邊塞連接著湘江,漢水西起荊門,貫通長江的支流。遠望滔滔的江水,似乎要奔流到天地之外,岸上的山色,便有些煙靄連綿,若有若無的感覺。試想像,作者所描述的畫面,沒有了流水,「山色」會是怎樣的狀況?這完全是一幅山水畫的描寫了。蘇軾曾指王維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這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明王世貞也評這幾句:「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是詩家俊語,卻入畫三昧。」而這裡「天地外」的遼闊、「有無中」的虛幻,為詩歌平添了一種迷茫、玄遠、不可窮盡的意境,就是所謂「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了。

歐陽修用了王維這句,不會不知原詩的意境,但大概即興取用,就在可遠望平山的欄檻前,在一片晴空的環境中,套用上「山色有無中」這個句子。但這種套用,卻顯得不倫不類。據宋王象之《輿地紀勝》載,登上平山堂,「負堂而望,江南諸山,拱列檐下」。很明顯,在天晴的環境中,山的體貌應是很清晰的,那又怎會「山色有無中」?何況,完全沒有流水的襯托,更加沒有如煙如幻的一幅山水圖,哪不就把「山色有無中」的意境破壞無餘嗎?

還是蘇軾知情識趣,一早在這個矛盾境況中做了些鋪墊。他的《水調歌頭》所描述的平山堂,是可以「欹枕江南煙雨」的。這還不止,有時一隻「孤鴻」飛來,身影可以被山色隱沒的。用這來襯托「山色有無中」,還勉強可以說得通。所以接下去的「醉翁語」,才不顯得突兀。但不知整件事的原委就由它了,知道,就會了解博學如歐陽修,也會在引詩的不妥貼下出洋相,要勞煩他的徒弟替他修飾修飾。但大概張懷民(偓佺)在黃州的江邊所建的快哉亭,所觀賞到的景色太優美了,連大詞人也感受到「落日繡簾卷,亭下水連空」、新作窗戶可以「濕青紅」的境況,由此而聯想到往日在平山堂上看山的景緻。想到平山堂,自然又勾起和歐陽修相處的時光,又自然會引用歐陽修的詩句。就這樣,一個意境優美的詩句——既要配合「江流天地外」、也應配合「亭下水連空」——的錯配又再被提醒了記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