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凍結英中數目要以學生利益為先

22/7/2014

由於升中學生人數急降,拖累英中學校收生。如果情況不改善,新學年有若干原被界定為英中的需要下車。有見及此,有英中校長建議,准許把全港原先定為能接受英語教學的40%學生數目放寬為50%,或即使收不夠生,也把英中名義凍結,直至升學人數回升為止。

建議是否合理,不能不先重溫教學語言政策。

是2010年的事了,那時社會爭拗教學語言,一種意見是實行英中和中中的「上落車政策」,即是明確分別兩種學校,符合足夠條件的稱英中,否則為中中,並有互相上落車的機制,令教學語言變得較為清晰。

這做法被社會人士反對,尤其渴望子女能升讀英中的家長。教育局推出微調教學語言政策,學校不再分英中和中中,只要收取85%能以英語學習的學生,是為英中,反之就是中中。

設計這項政策的人,建基於數據分析,即是全港有40%的學生能接受英語學習,這類學生,是全港的band 1和部份band 2學生。政策頒行,定六年為一個週期,即是到了2016/17會再作檢討。

我很相信,訂立這個政策的時候,應該沒有考慮升中學生人數的升降的。事實上也毋須考慮,因為85%這個數字,已有緩衝的作用。即是不要把100%定得這樣死吧,因總有些微數目的學生,被判別為中中生,但仍有能力接受英語施教、或升中以後憑個人努力趕上語言學習的。

作為家長未必很明瞭,原先被混雜在85%的大多數之中的15%少數,在學習時轉用英語的艱苦。只是社會普遍覺得英中高一等,於是家長渴望子女能上到英中列車,好為自己交待。但學習語言的錯配,會產生甚麼負面現象,作為教育工作者,應該了解得很清晰的。不要說85%的大多數,轉用英語學習,某程度的正常學習也要有所犧牲,更何況是被判為不應用英語學習的15%少數?

現在是為求英中招牌,家長和專業教育工作者一同做熱窩上的螞蟻。比如說,原本有些學科,如一般的術科,根本無須用英語施教,但學校為得到純英中的名目,也改用英語了。通識教育要訓練思維判斷,用母語應勝一籌,但為遷就純英中,也改用英語了。做法對學習有一定困擾,除非「掛羊頭賣狗肉」,否則學生要為學習犧牲,也會拖累成績。

教育專業人士即使不用這麼坦率把事實告訴家長,也可仍然用一套含有水份的英語教學方法施教,但想動哪個40%限制的腦筋,似乎有點兒過份。

應該知道,學生數目是一個死數字,當中沒有眼睛辨別哪位學生適宜用哪種語文施教。如果服膺全港40%、同一學校85%這兩個數字,即使升中人數減少,這個統計應仍生效的。即是說既然全港的學生人數下降,意味能用英文學習的學生人數也一同下降。有校長用很精細的分析,指出香港校網,同一個網中的英中數目,分別由2間至14間不等。學生人數的下降,對多英中的校網不利。引用這個說法,其實已承認,網區的劃分,有著很大的不公現象。以前你「好彩」,在有很多英中的校網中存活,能成英中的可能性增加。哪個時候,大概沒有多少人會同情同一校網只有2間英中的苦況。現在升中人數有變,就拿這些過去對自己有利、但現在對自己不利的數字來爭取甚麼,在邏輯上應是說不通的。

是否不要再太計較甚麼英中、中中的名目,教育不是從來都應該有教無類的嗎?為何作為教育專業人士,總要爭取對自己有利但對別人不利的些微利益呢?微調教學語言政策,基本精神就是讓學校依照數字,做對教育最有利的事。收不夠(英中)生,變為中中,不是天塌地裂的事。我們全港不就有三百多所中中嗎?大家似乎應對哪少數的15%多負責任,不要用甚麼理由妄圖改動40%的數據,讓更多被判定不應用英語施教的學生繼續受害。

很同意前語文常委會主席田北辰的說法,「二分法」(即上落車制度)是以學生利益為依歸,(前教育局長)孫明揚將政治處理手法帶入教育。他不明白為何校長提岀50%的寬限,而不是43%。我也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