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教改,禍延一代」

18/11/2008          

筆者即使吃了豹子膽,對香港教育運作再熟悉,也不敢貿然說出像文章題目這句那麼充滿論斷性的話語。這是在八月立法會選舉前一個論壇上,九龍西選區某獨立候選人針對同區對手兼語文常務委員會主席田北辰所說的話。筆者沒有出席論壇,只看報章報道,該候選人質疑由田北辰大力推動的母語教學政策「十年教改,禍延一代」,導致本港大部份學生英語水平下降。

選舉論壇烽煙四起,參選者語不驚人死不休,不論說話訴諸直覺感受,或為打擊對手而把話說「大」了,或是理性分辨不足,表達起來有些情緒化等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事。但教育改革牽涉政策的制訂者(教育局、課程發展署等)、政策的執行者(學校管理層、教師)和政策的承受者(學生、家長),層面寬廣,人數眾多,沒甚美辭也就算了,一句「禍延…」,否定之餘還加鞭撻,確是令一眾有份參與的人頗為傷感的事情。

教改不盡負面

如果說的只是母語教學政策,那就不能籠統地概括成為「教改」了。母語教學是否唯一導致英語水平下降的原因、實行母語教學是否「禍延一代」,可以爭議。但學校行政改革是否屬於教改的範疇?如果是,連同母語教學政策,這些都是港英時代後期已著手推行的,少說比「十年教改」的框框已超出很多年了。又比如將於明年實施的新高中三三學制,怎麼說也應是教改的一個大關節吧。三三學制削去初中升高中的樽頸,讓學童在平衡班級結構下有多一年中學的教育,把原先中五中七兩個公開試合而為一,減低考試壓力,大學也有能夠與世界接軌的四年學制。牽涉其中的無論是大學、教育決策局、中學等,都默默地做了大量艱辛的工作來配合。這個學制改變,筆者孤陋寡聞,從來就只有聽到贊成而非抗拒的聲音,那又何來「禍延…」呢?

較為理性地看問題,香港教育即使問題叢生,負面新聞時有出現,但始終應該分辨病源,對症下藥,而非凡出問題,便推諉為教改乏善可陳。

教育內涵與運作的公平

筆者一向較為關注的,是教育內涵的質素問題和教育運作的公平性問題。就前者言,香港教育能否培訓多樣化的人才,適合不斷發展的時代需求;學童步入校門,進入教室,是抱著輕鬆愉快的心情有效學習,發展多元智能,還是愁眉苦臉,壓力重重,被艱深的課程和繁複的試題折磨得心力交疲,是檢驗質素的具體標準。就後者言,教育行政是否開放和問責;學校接受資助,金錢是否用得其所;從業者的聘用和升遷,是否公平公正,這些都和提升教育質素有莫大的關係。

恰恰減輕考試壓力(減少次數和質量)、刪削繁冗課程、倡導(較易吸收的)母語教學、提升思辨能力、注視教師質素、改良學校行政等,都屬於綱領性的政策措施,發展方向不能說不正確。推行多阻滯,甚而演變成為朝令夕改,其間有複雜多端的社會因素和傳統壓力,把教改說成「禍」,而輕忽(甚而接受)殖民教育的遺毒,是本末倒置的思考過程。

早前教育局副秘書長王啟思卸任返回澳洲,感慨良多,走前說「真不敢相信,我竟有機會與香港教育界推行一個連貫而協調的改革,這是許多地區夢寐以求的全面性改革」——但願他所參與的不是一場「禍」。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