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國民教育,還有……

30/10/2007                                        

曾蔭權的文革論:「民主發展走到極端,便會出現像中國的文化大革命」,惹出不小風波。批評是來自各方面的,包括中方的官員、香港的政界和學界中人。相比於「對文化大革命的理解不到位」、「反映對歷史認識不足」、「不倫不類,愚昧於歷史」等說話,要求「所有香港人應加強國民教育」,已是相當克制的評論。

社會工程其路漫漫

剛公布的《施政報告》認為推動國民教育是一項社會工程,應「通過種種方法和渠道,……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和認識,……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使青少年建立民胞物與的情懷,……以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言者諄諄,但和曾氏文革論撞擊起來,結果是頗為晦澀的。不是因人(曾蔭權)廢言(《施政報告》的建議),而是,結果反襯出「社會工程」的建設確是其路漫漫。

從一位推銷員到殖民政府的技術官僚,以至今日位極「特首」,身份是有多重的轉變了。恰恰中國文化的元素,從一貫「親英」(英文學校、港英政權)的背景來說,表現出來的,卻是不同的「弱項」。文革論的錯判是歷史的範疇,以國歌吹口哨是公民意識的範疇,把「造詣」讀為「做紙」是語文的範疇。「政治家」的落落大度,刻意指瑕是吹毛求疵,卻恐怕一旦墮入政治不正確的迷霧中,難以自拔——國民教育以至文化教育因而相當重要。

經濟城市沒有文化內涵

由政治人物的反面教材而引申到「人人應加強國民教育」,似乎是一低難度的「指定動作」。然而,「通過種種方法和渠道,包括教學、師資培訓,……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和認識」,如何實踐,卻不免使人納罕。「方法和渠道」之一,電視新聞前播國歌,有沒有效果,看看餐桌前的人群若無其事,繼續進食就可知一二。中國歷史科一定有提文化大革命的,可是中史在初中卻早已淪為「閒科」,每週兩個教節,可有可無,在新高中課程中,更幾乎找不到確實的位置。通識教育側重的是多元化的教學素材,國民教育的內涵無法聚焦。大學之中,歷史文化藝術科系收縮的收縮,裁汰的裁汰,好此道者慨嘆即使不是「走投無路」,但「揾食艱難」,確也路途崎嶇。大眾媒體推崇嚮往的是把七萬變三百五十萬的「少年學生股神」,以及因股票市場暢旺而催生的力壓內地同胞、數目大增的香港億萬富豪。理財致富書籍長佔暢銷書榜前列位置。什麼土壤蘊生什麼產物。國民教育的種種「方法和渠道」,如何建構,確費思量。

自曾特首言論「出事」,輿論嘩然。有親政府政黨人士告誡政敵不要貪得無厭,咄咄迫人,要「見好即收」。什麼是「好」?特別行政區第一把手說話犯禁要倉皇道歉是「好」?「收」些什麼?「收」起《基本法》賦予的言論自由?由是觀之,相關人士要「惡補」的又不止是國民教育,還包括語意修辭學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