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令教育產業化走上歪路

19/5/2009

用收學費來推動教育發展,孔子可能是歷史中的第一人。《論語.述而》載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束脩」是一種臘肉,只要肯付出,便能得到教誨。這些物質的付出,當然不等同學費,而且也沒有最低限額,大概用來表示求學的誠意更加貼切現實。

辦教育的人不是不吃人間煙火的人,沒有營生之計,任何事業也無法完成。香港教育某一個環節從來都和盈利掛鈎,比如六七十年代以來,中小學都有「私校」,經營自負盈虧。現在的直資也要盤算收支,至於近年興旺的補習學校,營運目標更離不開賺錢。

最近教育產業化的提出,更開宗明義把教育當作一種盈利事業來發展。早前智經研究中心發表「港深教育合作」研究報告,建議港深兩地促進教育功能互補。報告提出兩大思路,一是仿效現時大學招收非本地生的模式,在深圳開辦學校錄取內地生;又由於逾八成深圳家長願意送子女來港升大學,故建議本港院校在深圳設立分校或職訓局之類,向深圳「輸出」職業教育課程和標準。

說是「促進教育功能互補」,其實是覬覦國內豐厚的潛在市場。當然你繳費我提供服務,也是「互補」的一種。主張教育要維持某一程度的「純潔性」,不被商業營運「玷污」,已是不合時宜的想法。但作為教育「服務」的提供者,有些實質的背景因素卻是不能不考慮的。第一是教育資源是否用得其所。2008/09年《施政報告》提出「發展香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以吸引及保留非本地學生。措施包括:增加非本地生修讀公帑資助課程的限額,……頒發政府獎學金予傑出學生」。用政府資源的補貼來推動「教育樞紐」的形成,和期望「教育產業化」——主要為賺取教育外匯——的運作是背道而馳的。政府希望它走那條路,還是兩條路一齊走,還有待清晰的說明。

第二是香港人才培訓的格局,是否能和發展「教育樞紐」或「教育產業化」的目標相配合。香港教育發展有其優勢,例如政府對教育發展的鉅額(只以每年財政開支的比例言)投資、本港的專業和國際考試制度完善、達國際水平的研究經費和學術設施等。但也有其弱項,一般人所認為兩文三語的學習環境,製造出來的結果是弊多於利。香港目前的語文推動措施,仍停留在以學科推動語文學習的階段:提高英語水平寄望某些科目改用英文而達至;提高普通話水平寄望用普通話教中文而達至,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只憑一些學科的教學語言轉換,在「語境」的製造上幫助不大。你認為兩文三語略有涉獵,其實是語文的三不像,學到的只是啞巴英語、啞巴普通話而已。不把個別語文改換成為學校的生活語言,要有實質的提升是困難的。

更重要的是教育希望培訓出來的是考試機器,還是懂思考、能變通的受學者。以目前香港教育現況來說,趨向是前者而非後者。即使面臨新高中制推行,學校還是奉行用催谷手法去達至教學「業績」,將來的「人才」肯定不能切合時刻轉變的時代的需求。「教育產業化」不能說是一條歪路,但如何鋪設卻考工夫。特區政府希望教育成為香港新的六大創匯賺錢行業之一,期望不要劃虎不成,辜負國內同胞的厚愛。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