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交了白卷?

18/10/2005

《施政報告》發表前,教育界對政府政策確有所期盼,較為普遍的建議有兩項:教育評議會、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和資助小學校長會都希望推行小班教學,建議每班人數減至25或30不等。其次,為了減輕教師工作量,教評、教協、直資學校議會和津貼中學議會分別建議從減少教師節數和增聘人手去達到目的。

以上提到的教育團體,是可以概括香港教育工作者的主流意見吧。兩項建議的中心思想,無非就是透過資源的調配去改善教師的工作環境,用以加強教育的成效。

教育團體一廂情願

這些建議沒有錯,但只要明白近年來政府教育經費的調度,主要是把資源投放在需要裝備或提倡的環節上,例如對教育工作者的培訓和再培訓等,鮮有因應固有架構的大改變而加以挹注。明乎此,就知道小班教學、減低教師工作量云云,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何況,《施政報告》不等同財政預算,前者管施政的大方向,精細的撥款配套是財政司的工作。有教育界批評曾特首對教育「說了等於沒有說」、「舊瓶舊酒,看不到新思維」,是有過高期望而有過大失望的最顯著寫照。

《施政報告》著重墨在政治及經濟的範疇上,教育相對來說是輕描淡寫,大概是意料之中。曾特首的第一份《施政報告》,有關教育部份只有寥寥千餘字,較大的動作是政府會「增加資源,包括注資語文基金,以提升社會的語文水平」,而支助目標是語文教學處於弱勢的中文中學。如果說,政府的教學語言政策是牽扯著整個教育改革成敗的一條紐帶,則政府在財政的調配上有所因應,令教學語言政策在施行效果上得到認同和肯定,相信有助提升教育改革的公信力。

提高語文水平補偏救弊 

不能否認,社會有一種見解認為,母語教學導致學童語文能力(特別是英語能力)下降,減低香港在經濟範疇的競爭力。香港學童語文水平下降,是整個教育、社會價值觀等的結構性問題,不能一味把責任推到母語教學上。但提升母語教學學生的語文水平,無論如何都可說是補偏救弊的政策方針。

大概在本年底,蘊釀多時的「檢討中一派位機制及中學教學語言工作小組」報告將會出籠。據報道,在過去的討論中,小組共識是向中文中學增加額外資源。在這基礎上,不同的建議包括為中中增加教師或批出撥款以供申請等。不能說計劃對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會起立竿見影效果,但對生員質素相對偏低、教師工作壓力相對沉重的中中提供支援,動機並不為過。英中反對資源傾斜中中,有校長更直言為何不撥款提升英中學生的中文及普通話能力。其實,英中學生普遍學習水平較佳,在這個教學語言分流政策的怪胎下,鋪演的是「患寡」而非「患不均」。如果英中執拗這點,始終是有點兒搔不著語文水平下降的癢處了。

《施政報告》教育部份也許有欠新創見,但對個別問題對症下藥,哪麼,還不至於交白卷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