殖民教育,幽靈盤旋

21/11/2006

香港經歷了百多年的殖民管治,殖民者的思慮自然滲進了社會各個範疇,包括教育。英國作為香港殖民地的管治者,在政治與經濟架構上製造英語成為優越語文是必然的現象。傳統殖民統治的模式,政權不開放是其一,牢固地掌握殖民地經濟命脈是其二。就前者言,港英政府較有系統的地方行政和中央政體的改革建議,不早於一九八零年發表《香港地方行政的模式綠皮書》和一九八四年發表《代議政制綠皮書—代議政制在香港的進一步發展》之前,而且這類緩進的建議,都出現在英國政府確知中國會在一九九七年以後收回香港主權之後。就後者言,英資公司長期成為香港經濟架構的核心,而官僚系統的上層架構,一色皆由洋人或精通英語華人充任。施政者成功模塑英語教育定能提高英語水平的現象,直到一九九零年《教育統籌委員會報告書》還清楚指出:「採用英文為教學語言,比起將英文作為一個學科來教授,會令學生有較多機會接觸英文。」

精英教育不容干犯

伴隨英語教學作為主流,就是精英主義的提倡。教育制度要協助訓練社會精英,名校有一定社會位置。如何提升學校的競爭力,是負責任辦學者念茲在茲的事情。家長望子成龍,希冀透過教育去維持或爬升社會階梯,刻苦學習成為唯一的憑藉。「干犯」這種主潮流主意識的行為舉措,就會被視為令教育「平庸化」的罪魁禍首。你說香港填鴨式教育為禍甚大,可是學校卻身體力行;你說競逐名校勞心損智,可是家長卻趨之若騖。

不容否認,教育改革在解除學習枷鎖、促進均衡機會方面著力非輕。前者例如提倡三三學制,減少公開考試次數;重整高中課程,減少學習科目,並推行通識教育;班別採平衡班制,鼓勵一條龍辦學模式等。後者則透過派位組別改革,淡化學校標籤效應,提高學生形象和自信。又設立直資學校,讓家長有更多選擇。

教育成為枷鎖重擔

一系列的變革,社會的認受方向又是怎樣?還不是拿舊標準來衡量一切嗎?五改三被指為令教育「平庸化」的禍端;一條龍又得因應教學語言的佈陣結完又脫。學校之間競爭激烈,學生踏進校門,就是無窮盡的(學科)操練備戰。「求學不是求分數」的呼籲,反面地成為家長與校方的笑柄。政府公佈系統評核數據,達標數目輕微下降,便被認定「教育失效情況嚴重」。會考零分考生數達二萬,不考究課程是否過份艱深、社會風尚否劣質化,便被一律指責「補底」失敗。至於會考改變評核參照模式,導致近一年會考尖子數目增加、及格率提升,又被描繪成用行政手段人為地製造「形勢一片大好」。教育,為甚麼總是成了枷鎖和重載,令學子透不過氣?難道稍為寬鬆一些,不要過份執著參考數據的起跌,讓學習生活舒暢一些,就會有天塌地裂的異象?

可見殖民地分化教育和泛精英主義確乎是一個幽靈,仍不斷在香港的上空盤旋。不去突破這些意識型態的桎梏,而去討論教改的成效,似乎是搔不著癢處。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