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學就是求分數

22/1/2008    

「求學就是求分數」,一句很多人口頭不願承認,行動卻去實踐的說話。為什麼口頭不願承認呢?因為大家都知道求學的含義很廣泛,並不能單用分數來概括或定優劣。為什麼又去實踐呢?因為高分就能有好前途,分數的衡量是一種最簡約的資源分配的參考,也是汰「弱」留「強」的最具說服力的理據。

「求學就求分數」,出現於教育組合的不同層面中,儘管動機與結果並不一致。從教育決策者的層面來看,當然是不很同意這樣的結果的。教育改革提出了令學生「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創新,敢於承擔」的綱領,真能做到這樣,就是不主張單求分數了。一段時間電視廣告就煞有介事宣傳「求學不是求分數」的主題,相當深入人心。課程發展署據了解也儘量做些課程的改革,主張教材活用,不主張資料背誦,但這些舉措,放置在功利化的社會中,只能說是些枝節的微調,(爭分的)大局還是沒有改變。 

教育決策未能消減求分現實

我們的大學學位沒有隨著社會發展的需求而增加。每年會考放榜,14分考生仍是左撲右撲,為求一中六學位而奔波,考不到14分的更是人生前途的一大挫折。近年政策當局大力推動副學士學位,但啣接大學學位數目仍嚴重不足,學生飽受有識者或無識者歧視。三三學制即將推行,但文法科目仍是熱門,體藝音樂人才苦無出路。偌大一個經濟城市,養不起一所像樣的藝術學院。學生自求多福,唯有削足適履,寒窗苦讀,求「分」若渴。

學校的層面倒沒有決策者的虛與委蛇,要傳達的訊息就是赤裸裸的學業成績的追逐。學校渴望用英語教學,目的是吸納優秀學生,維持公開試的利好數據。「學校概覽」有的巧妙地變相公佈(不能外洩的)派位組別,當然更多是「合法」地公開具「睇頭」的會考優良數據。從前「補課」只出現在上課東拉西扯而教不完課程、或學期之中罹患「急症」要請病假休養的老師身上,現在則成了「結構性」的課節安排方式,長假期更要精心部署。新近有直資中學大賣告白,其中一項新遒是公眾假期會開放學校自修室直至午夜。如果這還不湊效,再進一步,和某快餐店的24小時營業大概是不遠了。

求分是社會壓力

家長的層面更不用說了,為求名校而精心佈置校網,是「為子女好」的指定動作。「叩門」除了慣常臉皮不能薄之外,新近趨勢還要加幾分肉麻,什麼推薦書、自薦信、特殊「履歷」的鋪排是少不了的。家長要子女成績卓越,課餘補習,造就補習社每年過億元營業額,「補習天王(后)」備受吹捧膜拜。

在學生的層面上……唉!小小學童究其實那有什麼「層面」的?他們不是什麼「持分者」,只是被脅持(當然也有自願的)的「求分」族。他們應該是被救的一群,如果還有像魯迅時代的「救救孩子」的呼喊,因為「求分」就形同一種社會壓力,沒有幾個人可以逃遁得了。

出奇的是,特區政府不是成立超過十年嗎?殖民時代的填鴨式教育為何好像不是偃旗息鼓,反倒是變本加厲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