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語

6/3/2007

先後得到教育統籌局賜贈《局中人語》的初集和二集。「局」,自然是指教育統籌局;「局中人語」就是教育統籌局官員向公眾所發表的闡述政策的文章。現在把文章結集,分綱目纂輯,就成了兩冊的《局中人語》。把官員闡析政策的文章結集出版,我不知是不是新創,但卻肯定是一種很好的嘗試。誠如李國章局長在兩冊書的序言分別指出:「作為完整記錄,以至全面反映有關政策的制訂,以及社會上的辯論過程」、「決策者如何將本身的觀點完整地傳予受眾,整合各種觀點,從而爭取認同和支持」,可見文集同時起著文獻紀錄和政策解釋兩方面的作用。

「干預學術自由」

然而,較為弔詭的是,在教育統籌局開誠布公、善頌善禱地縷析教育政策的同時,卻爆出了由教院風波而引發出局方人員干預學術自由的指控。現在政府已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跟進事件,在未有結果之前,誰是誰非,旁人無得置喙。但根據傳媒所披露內容,「干預學術自由」云云,概有不同層次:較輕微的是涉事者言談間傳遞某些訊息,例如指談論某些題材,堅持某些觀點,將對社會不利;或明確指出「權在我手,先禮後兵」之類。較嚴重的是言談帶有威嚇成份(當然也是主觀判斷),例如有人被指因要求教育學院協助譴責靜坐抗議的「超額教師」不果而說了「I’ll remember this. You will pay!」之類的話。最嚴重的當然是利用經濟手段,例如大幅削減撥款或威嚇「炒魷」(如約滿不續、辭退等),使個別機構或人物「收口」就範。以上種種手段(如有),目的當然只有一個,就是壓制社會上的反對聲音,讓政策的施行更加順暢(如能)。

如果把社會上某些反對的聲音一律歸納為「局外人語」的一部份,把它們壓制,然而卻又對「局中人語」大事宣揚,多少給人一種「只許州官撰作,不許百姓抗辯」的味道。有沒有效果?短期的或許有,長期的卻未必有。

防川不能壅塞

教育議題從來都是社會上廣受關注的議題。由於牽涉人物(用官府的說法是「持份者」)眾多,誕生不同看法是很自然的事。先哲名訓:「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防川」之術,要用壅塞法還是疏導法,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猶記得自教改上馬以來,政策花樣繁多,加重教師壓力。施政者未能好好汲取民意,最終導致因有教師自殺,教協發動數萬從業者遊行示威之舉。可見與其事後「救火」(如「李九招」),不如事前「防川」。「防川」也者,重視民間輿情,及時修訂政策缺失,有效聽取和疏導民意,而非執意壅塞。

李局長在《局中人語》(初集)的序言中曾說:「我們既希望聽大眾意見,亦期望讓大眾直接了解我們的觀點。……闡明理念,解答家長與大眾的疑問,澄清誤解,達致加強溝通的效果」,可說從未否定雙向交流的重要性。由是觀之,政策的有效推行,不光是如何適當地發布「局中人語」,相反應是如何有胸襟和器量去包容、接納理性的「局外人語」。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