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化教育

15/1/2008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去年十二月在報章發表《期待國民教育成果豐碩》一文,本報練乙錚先生接連寫了兩篇文章「替局長先生拾遺補缺」,提出國民教育的局限受兩個因素影響:香港殖民地的奴化教育、中共當年對香港一些錯誤政策的延伸。拙文主要討論前者,不是對「拾遺補缺」的再「拾遺補缺」,而以剖析現象和抒發感受為主。

練先生把奴化教育和殖民主義連結,這是無可置疑的。奴化教育定義廣泛,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教育手段,使民眾所接受教育的內涵約束個人思想,達到容易管控的目的。英國殖民教育的一個表徵是把英語引用作為學習語言。我無意把英語教育也列入奴化教育的定義之內,因為英語教育有接軌國際的功能,但過份推崇,思想意識無法不受束縛。

量體裁衣的人才培育

奴化教育主要表現在學習科目繁多和課程艱深之上。學習過程是大量學科資料的灌輸,而考核的優劣界定視乎資料「回吐」的多寡,中間缺乏一個理性思辯的過程。一位考試的成功者,回頭看看多年來所接受的「教育」,大概會發覺當中一大部份既不能啟發思考,也和現實生活沒有太大關連,沒能轉化成深層和持久的知識學問。學習資料的苦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逐漸淡忘,學的終究是白學。理想的學習過程主要是一個思想啟發的過程,而終極效益是以能判別事物是非黑白為標的。懂得問難與質疑,繼而懂得建構與發展,是成功教育的正確途徑。恰恰殖民主義者有其政權建立的弱點,而以攫奪殖民地利益為管治的目標,很多層面或範疇是經不起問難與質疑的。他們所渴求的只是管治的幹材,一批能有效演繹或執行上司命令的技術精英。賦予他們某種特殊的社會位置和經濟利益,協助有效地管治殖民地的子民。「教育」就是為需索的人才去量體裁衣。

遠離國民意識培育

殖民教育的另一特點是教育內容遠離國民意識的培育。一段頗長時間香港人徘徊於英國公民和中國公民的界線之間,直至英國修訂《國籍法》,把香港人的身份摒除於英國公民以外,香港人才猛然發覺需要作身份的認同。殖民教育的過程,從沒有在學習的素材中灌注多少國民意識的教育。即使和「國民」關係最密切的中文科和中史科,前者很早已由「國文」改稱「中文」,又透過語文及文學科的分割,使大部份學生只著眼於語文技巧的訓練,減省精神意識的共鳴。後者則採詳遠略近的選材方式,以繁瑣資料為經,以機械化背誦為緯,使國民身份模糊於本國歷史中,排拒學習者民胞物與精神的孳育。

國民教育的發揚,應從課程的調適、施教的手法和考核的方式諸種變革去逐步加強國民意識的成份。比對香港回歸前後的教學模式,人們對填鴨式教育是摒棄了還是強化了、對學習機械化操作是嚮往了還是戒懼了、對考試的價值是推崇了還是貶抑了,是測度奴化教育是否遠離主權回歸了的土地的有用量尺。不作有效自省,其結果就很可能坐實了練先生的慨嘆:「終身是個奴才而不自知」。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