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文三語

24/4/2007

掌握兩文三語的運用,是回歸以後香港教育的一個目標。最近,語常會提出要為政策鋪路,逐步引入以普通話教中文,讓學生講聽普通話機會增加,也加強寫作規範書面語的能力。似乎書寫文字也被意識到有口語和書面的區分,加強書面語訓練,理想目標便不止兩文三語,而是三文三語了。

作為辦學者、家長、學生的普羅意願,能掌握兩文三語以至三文三語,或許再貪婪地要求四文四語、五文五語,對提高「競爭力」自然更有莫大的幫助。但這卻未必可以通過教學原則的考驗,就正如某個時期渴求以多快好省的手段去完成畝產指標未可以如願一樣。

一文一語最有學習效益

最有效益的基礎教育應該是一文一語的。當然效益評估並不出現在學生能說多種語言、能寫多種文字,而是學生以最熟習的一種語言或文字溝通學習,能夠得到最輕省最快樂的學習歷程。不少國家有第二語言科目的設立,即使先進的英語國家也提倡學習普通話,但要求的只是皮毛的認知,沒有香港般的高難度。

教學語言的採用,從來就牽涉了複雜的政治因素。香港被英國管治百多年,教學語言採用英語,學習思考受到局限,加強管治操控的效能。現在回歸十年了,英語優越的意識不單沒有被淡化,反倒有變本加厲的趨勢。學生日常以一種熟習的語文溝通,但卻被告知另一種不熟習的語文更為優越。學校有英中、中中之分,原來強調使用不熟習的語文學習的哪一類更為超卓。即使政府公佈了讓學習語言有較靈活取捨的新政策,但趨向是中中渴求轉英中,英中渴求堅守英中位置。

最近,原本可以毋須爭議採用母語學習的個別科目,也逐漸受到採用學生也不怎麼熟習的普通話的威脅。學習語言混雜的現象無疑更變本加厲了。

英語欠佳打擊求學意志

筆者認同能掌握英語與普通話有莫大好處,但卻同時認同以英語和普通話作教學語言,不單會影響學習的效能,更會打擊學習的自信。從過去多年的教學生涯中,筆者親歷不少因英語水平欠佳而打擊整體學習意志的事例。學生哪管有正常的學習能力與求學興趣,但英文科不及格,意味整個學習前途是灰暗的。有學生更坦言羨慕英國人美國人,因為一出生便不用為英語不流暢而發愁。

最近港大民意調查計劃進行的「香港人的身份認同」調查,三成一受訪者願意選擇當「殖民地人」,願意選擇當「特區人」的只有不及半數的四成一。調查又發現逾六成受訪者稱自己是「香港人」,只有約三成六受訪者自稱是「中國人」。  

是不是採用母語教學就能令人認同自己是「特區人」多於「殖民地人」,採用普通話教學就能令人認同自己是「中國人」多於「香港人」,沒有調查數據可供佐證。但更清晰的現實是,香港只有約百分之十八的學生能接受大學教育,要用英語和先進學術世界「接軌」;香港有很大比數學生終其一生並不須用艱深的英語來謀生的;香港不少學生哪管學習了十多年,時數超過三千的英語課,但沒有可供適當配合的語言環境,講寫流暢英語還有不少局限。單用普通話教中文,無法使之成為生活語言,對普通話的流暢度提升幫助不大。

兩文三語、三文三語,學生真正損失了的是什麼?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