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化迷思

23/10/2007

最近一個家長組織委任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做了一個調查,發現家長對教育制度的信心評分只有45.6分,評價相當負面。如果結合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於月初進行的教師訪問,結果是縮班殺校政策被認為是對改善教育最無效、推行最不妥善及最不應實施的政策,結論不能不說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家長和教師對待教育問題的關注點不同,調查的內容設計也未必沒有引導性,但香港教育現況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正如一個研討會中一位校長所說,教育界因縮班殺校政策變得市場化,學校要辦「睇校團」、掛橫額等吸引學生,可說大大扭曲了教育精神的原意。市場化令學校發展變得單一化,催谷成績成為站穩學校崗位的唯一手段。家長心痛子女日夜苦讀,對教改很易投出不信任票。較為諷刺的是,教改的原意應是和教育市場化走著相反的路向的。教改希望學生「樂於學習」,沒有在市場化緊箍咒下存活的學校運作能令學生「樂於學習」的。

縮班殺校不是原因

但不妨做一個假設:政府如果放棄縮班殺校政策,讓學校能在沒有生存危機之下繼續運作,是否就能令學校不再市場化,令學生變得「樂於學習」?稍為對教育現實有點認知的人,都應知道這樣簡單化的推理是沒法子成立的。原因是:市場也者,在一個崇尚競爭性、資源高度集中的社會中,原本是無法泯滅的。正如一個人生存並不會單單著眼於個人的利益取捨而不和周遭的人群作比較的。

從前的社會,沒有什麼仔細的數據分析,人們簡單的心願就是「博入」名校。入得了名校,就是登龍的捷徑,這是沒法隨鄙薄者的主觀意志轉移的。君不見,就是今日資訊透明、人的能力和修為也逐漸透明的社會,評價人還不是先敬羅衣後敬實學嗎?羅衣也者,最現成的就是寄身於學校名望的宗族系統中,它會造就一個人的立身處世的暢順途程的。這樣子,既得利益者怎會抗拒市場化?

「辦學」者推動市場化

現今,教育數據複雜化了,其實也就是教育市場化的具體分析複雜化了。不少「辦學」的人,你要他明瞭教育原則、實踐教育理想是難的,但要他拿捏幾個數據、舞弄幾項措施,用以增添個人榮譽,卻是本色當行。看看學校如何拿教育局原意不鼓勵對外公布的學校增值數據用來「報喜」(「沖喜」?)、把教育局三令五申是促進學與教發展參考數據的「全港性系統評估」看作「高風險」作業,甚或故意泄露成績以收宣傳收生之用,就可知一二。

一個對考試功能有所膜拜、對攀龍之術有所嚮往的社會,功利意識就像遺傳基因般的存活,要避過教育的市場化是十分困難的。而把教改原意扭曲,加之以無限上綱的指責,是最佳的自我肯定、諉過於人的手段。

今天,教育制度或許不斷製造條件去抗衡填鴨式教育、反對課程內容的死記硬背,但學校為裝點門面而加強「補課」,家長為擠身名校而執意「補習」,然後一齊斥責教改失敗、教育制度「肥佬」,壓根兒是一種沒有機會成本的作為。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