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失敗癥結在損不足奉有餘

15/11/2011

不用神經過敏,本文討論的重點不是在人事管理或資源分配上,而是在教學內容上。

不足的,包括學童學科興趣的培養、獨立思考、創意、解難等方面的能力、生活技能,以至體育、音樂、藝術等的培養和啟發。

有餘的,是指學術性的課程內容,以及伴隨出現的成效的考核和評估。

過去中學的五年,轉變成現在新學制的六年,其實都可分初中和高中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理論上應為一個學習的整體,教學內容容或有深淺之別,但因不同階段而有所重複,在學習上是一種損耗。

就以筆者較熟悉的中文科和中史科來說明。中文科廢除指定範文的教學,但過程仍由範文(由教師自選或按選用課本的取材)貫串。學習的重點側重寫作手法和修辭技巧,之外就是實用文的寫作訓練。說實在的,寫作手法和修辭技巧來來去去分別是數項和十數項不等。學生初中學人物描寫技巧,到了高中又學人物描寫技巧,所不同的是看選材內容的不同而已。至於比喻、對偶、擬人之類,教過中文的人應該知道,由中一至中五(或中六)期間不知重複了多少次。學生真的這麼善忘,要學完又學、考完又考嗎?即使當中有一強化過程,但語文學習的視野無論如何是無法擴展的。新學制要考實用文,於是由初中至高中又是無數次的實用文寫作訓練。一篇演講詞的寫作方式介紹,在中學階段最少出現兩次,而練習內容(包括在測考中擬題)大概不下五六次,而這些大多數是枯燥乏味的敘述表達。

過去學習中文很喜歡聽到老師生活經驗的串連,或由作品而引申到不同的文學常識以至心靈道德的培育和啟發上去。現在課程沒有這方面的施教空間,老師偷偷摸摸塞進去,很多時會發覺落後於教學進度。

中國歷史科也不例外。看看課程綱要,初中三年是由上古史到現代史的。甲部治亂興衰之外,乙部往往會加入些制度沿革或文化專題。這樣的課程設計,對不起,到了高中又重新教導一次。內容是艱深了的,但架構大體相同。整個中學的學習,不外就是甚麼事件的原因、經過、結果、影響,最熟習的是不同朝代的宦官之禍、外戚之亂或XX事變之類,測考內容又是重複又重複,學習枯燥乏味。近年因為中史科被剔除於必修科之外,引來一些人或團體的抗議或批評。但老實說,中史科如果只是資料的灌輸和背誦,而不包含一些分析、思考、推理、應用的元素,理性國民教育內容的虛空,做不了必修科又有甚麼損失?

        要培養學科興趣、獨立思考、創意、解難等方面的能力、生活技能、體育、音樂、藝術等的認知和實踐,首要之務是重訂課程,把過於艱深(不少在外國已是大學課程)和重複施教的內容刪除,讓學童有較多思考和討論空間,教學活動也要改變傳統刻板式的單向講授,多發展群體協作和分組討論。可惜新高中制推行,必修的通識科一般被認為內容過於繁冗,沒有可能在常規學年內教完,唯有指望利用補課完成課程。其他學科有沒有相似困境,大概是可以想像得到了。

從制度的安排看,近年教育當局似乎醒覺到傳統學習方式的局限,於是在學習過程中鼓勵推行專題研習;而為避免一試定生死的局限,在考試評核中加入校本部份,務求令學習更多元化。可惜新嘗試不敵傳統舊思維,專題研習沒有機會走出學校,甚且成為正常測考以外、加重學童學習擔子的附加部份。而校本評核由於恐防教師批核標準寬緊不同,故在呈報考評局以後還得由公開試調校分數。疊床架屋的考核,很多時發覺費時失事。新概念優點無法施展,變相又成為學習重擔的附加成份。

近年學校盛行補課,加長學習課時,減少學生規劃自用空間的假期。就以暑假來說,過去的六星期已被扣減至餘下兩三星期。而補課內容無非又是課程內容的加強灌輸,兼作不斷重複的測考操練,學童身心發展受到極大戕害。

面對這種劣質化的教育現實,倚仗校本不單無法解決問題,抑且令問題更加惡化。在學校和學校之間盛行互相比試、家長意願凌駕專業實踐的時候,學習高壓的大氣候已非個人或小群體之力可以改變。造成的結果是:學習是一厭惡性的操作實踐,成功經歷這個模塑階段者成為機械操作熟練但見識偏狹、思想頓滯的試場成功者;不能通過考驗而被淘汰的,人生歷程的暗淡兼自信心飽受摧殘可以想見。更可惜的是連生活的基本技能和興趣也被艱深而單一的學習歷程所磨蝕,最終一無所有。

教育應該是讓每一個有不同稟賦的人有其發展的機會,損不足奉有餘的教育生態,無論如何得不到應有的回報,而且在可見將來,情況都無可奈何會按這規律前進。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