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錯配影響中英語文學習

8/11/2011

中英語文在教學上有其重要性,但因定位錯配而對學習生態有重要影響。

一般談學習中的語文,可分母語(第一語言)、第二語言和外語幾個層次。母語是日常所用語言,在學習之中,中文是母語,香港學生慣常用粵語溝通,所以粵語又成了母語。第二語言是僅次母語的常用語言,在要求上雖不及母語流暢自然,但講、讀、寫、聽要達到一定程度能力的基本要求。至於外語,要求層次較低,幾種運用的能力相對較次。

香港學生英文不是母語,但在學習上究竟是第二語言還是外語?從學習和應用的要求來說,它是屬於第二語言(或竭力把它提升作第二語言)的。香港過去為英國殖民地,所以一直以來香港教育重視英文,學童完成某一程度的教育,希望在英文各方面的能力都能獲取,成績優秀者更能開拓更高層次的學業和職業領域。事實上教育政策也因這點要求而有所轉變。

最重要自然是教學語言政策。用英文來學習一般科目,可以增加學童接觸英文的機會,理論上講、讀、寫、聽的能力都應有所提升。政府約在十年前引進外籍英語教師計劃,是希望除講和讀以外,寫和聽的能力也有所提升。

香港的教學語言政策有很多次的轉折,直至最近的微調教學語言方案,其實是確立英中在學校中的超然的地位,亦即是加重學習英文成為是否好學校的指標。

要求一個中學畢業生在英文的講、讀、寫、聽的能力都有均衡而合用(包括升學和就業)的發展,是確立英文作為第二語言的位置。但這目標能否完全達致,是很教人質疑的。不是說會考英文科合格代表講、讀、寫、聽幾方面都有一定要求嗎?的確如此。但語言學習的持久性要講語境,語境不配合,某一個時期得到的成果會很快消失的。

比如說,一個用英文來學習的普通科目,由一位香港人老師任教,即使教材、講授方式、習作和測考都用英語,但英語的學習始終有局限。教師的英語是否標準和純正不無疑問;學生研習筆記,是用英語抑或母語思考,對語文能力的提升效果並不相同。學生之間的課餘討論呢?大概是中英語文夾雜的。而且某一時間(用英文)識講識寫,但進入高等學府(如能)和社會,如果不再從事相關專業,過去所學的大概很快會忘記。你請一位外籍英語教師耐心教導學生,課堂中學生的確可以聆聽較純正的英語發音,但課堂完了,走出課室又是另一個用華語的語言環境,學生根本再無機會實習,你說是不是很大的浪費?

但要達致某一程度的能力,付出卻是沉重的。沒有相配合的語境,學習過程困難,學習成果也沒有長期的保證。

在外國讀書的華人,解決了語境的問題,拿捏一套外語,起初會有困難,但很快可以適應,而成效也能持久,關鍵就在於用不用和怎樣用。

在一個華人的社會,你怎樣強調英語學習,始終解決不了一個語境不適合的問題。即使英中,語境也有局限,不要說中文中學了。能夠粗略掌握英語幾種能力來學習的學生,據估計是全數學生的四成。但如果細緻地要求各方面的能力兼具,四成的指標更無法完成。所以把英語提升至第二語言的學習水平,肯定製造不少受害者,影響正常學習的發展。

如果把英語作為一種外語來學習,要求可能低一些,但學習的重擔無疑可以減輕。學習外語,撇除語境的不利,其實較能掌握的是讀和寫的能力。學生沒有一個交談英語的對象,但總可以隨時拿起一份英文報章閱讀,學習當中的詞匯和語法,長期浸淫,寫得好一篇通順的英文。至於講和聽,看環境了。有機會練習的,說得不好也可以說好;沒機會練習的,曾經很好也可以不好了。

香港學童學習英文,要求第二語言的量度,在低年級揠苗助長,加強艱深詞匯的默寫和文法句式的背誦,可是語言環境卻永不能配合,沒法子學習標準的發音,連說的機會也欠奉,得出來的是事半功倍的結果。而「功倍」的背後,卻影響其他方面的發展,兼且過的是不快樂的學習生活,是否值得,不妨深思。

把英語學習提升至第二語言學習製造學習惡果,但更令人痛惜的是,中文明明是母語,但近年卻把母語的中文學習降格成為第二語言的學習。不知是否參照英文科的課程要求,現在的中文科也要加強講、讀、寫、聽的訓練。在一個滿分

一百分的中國語文科的公開考核中,聆聽和說話部份佔去百分之二十四,如再加上卷五綜合能力運用也有聆聽考材,講和聽的成份便會更強。但生活在一個母語的環境,學生每天都在聆聽和表達中文,沒有必要在學習中加入相關考核。為了應付公開試,學生花心思在中文幾方面能力的掌握和應用,加上公開考試不考範文,無疑削弱了學習豐富語文材料和啟發創作思維的能力。而由於傳統知識的貧乏,即使掌握了適當的文法和寫作架構,但內涵卻往往空洞的,更不要說要求情文並茂這麼高層次了。

在時間寬裕的整個人生領域中,學好一至兩套語言的全面運用未必是重擔,但在短短十多年的小學以至中學階段,要求雙語兼擅其實並不實際,也不可能,抉擇和取捨是少不了的。香港的中英文學習其實都定錯了位置,用錯誤的方式實踐出來的成果是兩頭不到岸,中英語文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偏廢,未能切合生活所需。學童被迫在一個語言困局中團團轉,走出了學習的迷宮,卻發覺身上一無所有,應對不了社會現實。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