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清個人質素是選校最佳策略

29/4/2018

為子女選擇學校是家長很煩惱的事。又到了升中派位時候了,今年有逾5萬名小六學生參加中學派位。據統計,各區英中學額9,890個,升中人數卻有50,300人,即是5.1人爭一個英中學位。不同校網的競爭情況雖不同,但無可否認,英中學額都是僧多粥少。

絶大多數家長都希望子女能升讀英中,所以事前做的工夫絶不可少:例如選擇校網搬遷、建立良好教會關係、由小學開始補習,爭取理想校內成績、要子女學這學那,為他們預備精美的portfolio……總之完成一切能力可及的工序。

派位(包括中央及自行)結果一出,自然有人達標,有人失望。當然派得不理想,還可補救,例如讀直資,可保英語教學;讀國際學校,不用參與壓迫性學習,說不定還可炫耀財富。

這一切,我不知道「給人看」的成份佔多少比例,但始終不同學校是否適合子女是最重要的考慮因素。

能進入英中(當然英中也有等級之分)自然是很多家長夢寐以求的結果——既不用付高昂學費,也確保能參與本地大學選拔。你的子女小學成績前列,或在自行派位中表現突出,讀英中名正言順。但不要忘記,自教學語言微調政策實施以後,每間學校每班學生,獲派85%能用英文學習者可開英文班。如果你的子女是不適合用英語學習的15%少數者的其中一位,讀英中是恩賜還是詛咒?家長可能覺得能「掹車邊」入得英中是幸運,但做學生可未必能適應。主要科目(除了中文)全用英語教學,但學習能力不逮,影響知識的吸收,讀上去成績不理想,自信心會受打擊,學習際遇未必好得過一早選擇中中。

有些家長仰慕名校,派位派不上,也用盡方法透過自行派位入讀。入學的心願是達成了,但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面對一班學習精英,自愧不如之外,很可能還會遭到白眼。不少名校競爭激烈,學生會為一兩分或一兩個名次爭個頭崩額裂。在這些環境下浸淫,你說弱勢的人的心理發展會不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同理,如果因為逃避母語教學而讀直資,除了要付較昂貴學費外,學生一樣會遇上不少學習上的難題。這些惡果,都是沒有認真了解子女質素,而希冀用人為方法改變,最後卻就讀不適當學校引致的。

學生的學習傾向與能力,應相信也算得上精密的學習計算和統計。被判定為不適合英語教學的,難道會因家長的執拗而改變事實嗎?何況不是所有英中生都能入大學,也不是所有中中生都不能入大學。人的天賦與成長進度不同,早熟的或許小學讀得好,能進入理想中學,但讀上去漸漸發覺力不能及,即使完成中學,勉強獲大學錄取,但已全失學習興趣,幸運的只能平平庸庸取個普通及格畢業。在這情況下,自信心受挫的程度或許更大。升中成績平庸,派位成績不理想,但憑個人努力從後趕上,這些例子不少,也有最終成為學習尖子,在專業界創出一番成就。

如果爭不到頂級名校,或只獲派較低組別中學,家長引以為恥;也自以為付得起高昂學費,放棄傳統教育,改為就讀國際學校,問題是否就能完全解決?其實讀國際學校也應思考一個學生出路問題。家長即使預留小學和中學學費,也能負擔出國留學費用,但讀完能否回到香港找到理想工作?現今社會學歷泛濫,本地大學學生求職本已困難,一個自少放棄中文的放洋學生,回流香港究竟還剩下多少的競爭力?如果家庭環境只付得起一注錢,有的甚至放棄「供樓」籌措學費,到了學成回來,發覺原來賺回多年來的學費也不易,更不要幻想發達了,到時後悔已來不及。

學習能力要講質素,家庭財富也要講質素。你是band 3學生,硬要攀上band 2甚至band 1;獲界定只適合母語學習卻非英文學校不讀;家境並不太富裕,甚至買不起樓,只能賃屋以居,卻為子女投放鉅額學習費用,這些行為是否明智毋須質疑,但後果卻要由學生而非家長承受。在選校的時候,想想子女(學習)質素,也想想自己(財富)質素,千萬不要做錯決定。任何錯誤決定,都要承擔後果,不在明天,也會在很快很快的十年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