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什麼生活語言?

13/3/2007

語文教育及研究常務委員會(語常會)主席田北辰早前接受報章訪問時表示,本港學生需要精於運用普通話是長遠必然的趨勢,語常會預備資助中文教師進修、代學校物色普通話教學專才;第二步是提出建議,訂明學校用普通話教中文科須具備的條件,為全面推行是項政策而鋪路。

無疑,「精於運用普通話是長遠必然的趨勢」不用懷疑,但全面推行普通話教中文是一個頗大的教學運作的改動,有需要在教學效益上作深層的探討。

理論上,普通話是一種語言,在學習過程中推廣,是要把它轉化成為一種學習語言。為什麼要選中文科?大概認為中文科也是學習語言的科目,而且牽涉寫作,用普通話學習可以「我手寫我口」,提升寫作暢順書面語的能力。能否達到這目的?這是很教人懷疑的。

學校語言環境不利普通話

現今一般中學崇英輕中,每週中文科平均只獲分配六至七個課節。即使六至七個課節都強制學生用普通話接收和發表,和學生整體生活語言比對,份量也是少得可憐。學好普通話就能寫好中文,也是想當然而已。寫好文章源自語文學習的鍛鍊、語感的培養,是學生長期講與讀規範語文素材的成果。語常會言者諄諄,不幸地中文課程設計卻反其道淡化學習規範語文素材的重要性。公開試取消考範文內容的讀本問題,學生精研課文的機會減少了;閱讀理解的一個新環節考學生「速讀」、「跳讀」,閱讀要「跳」,要講求「速度」,是只鼓勵有效率地擷取內容要點而忽視語文表達邏輯的培育。今年開始中文科會考新加了聆聽、口語溝通,以至於綜合能力考核中所必備的錄音材料,清一色是以廣東話口語進行傳達或溝通。雖說新課程也有推動學生自發閱讀,但日常學科課業沉重,閱讀閒情如何發展?在這等語言環境之下,幾節課的普通話教學,能否就可迴狂瀾於既倒,改變學生思維習慣,不無疑問。何況,要師生同用不熟習的溝通語言,犧牲了的是學科知識的有效汲取和思考能力的持續培訓。

兩文三語,各阿所好

語文是學習知識的工具,單一而熟習的語文是最有效的學習知識的工具。香港的教學流程,中英夾雜,兩者要求均高。學科內容亦紛繁複雜,語常會定下未來日子的學校教學語言的大方向是「母語教學,學好英語」,現在再加上強調普通話這個「必然趨勢」,兩文三語,各阿所好,語文加語言混雜的情況勢將加劇,學習成效愈來愈趨向和「揾食技能」掛鉤。是否好現象,識者可自行判斷。

其實要學好普通話,像學界統計所指不少家長期望子女「長大後和內地同胞交往全無障礙」,卻不犧牲學習動機和思維訓練,長遠計劃不是選一兩個科目作些似是而非的組合,應確切地把普通話作為學校的生活語言,成為每個學科的溝通媒介,從小做起,不用擔心學不好普通話,就正如把子女送到國際學校,不擔心學不好英語一樣。香港確有些學校做著這樣的實踐。至於全面推動,工程太大了,不知語常會是否認同這目標,兼有魄力去實踐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