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資要「睇」的何止「盤數」?

14/12/2010

最近有直資學校被審計署核查數目,有個別賬目頗為混亂,例如挪用政府撥款,以校監及校長名義購置物業;亦有扣起賑災款項,不知如何使用;學校有鉅額貯備卻加學費,以及扣起資助貧困學生的助學金額等。政府每年撥款直資學校數目達二十四億,出問題而被指監管不足,是必然出現的事了。

自教育改革推行以來,政府鼓勵學校改行直資,是頗為適應時勢發展的舉措。直資學校有較大的行政自主權,除卻政府撥款外,財政獨立,有教師的聘用與辭退的權力,可選擇教學語言及其他學校行政配套。所以除了還要依照課程要求並參與公開考試以外,其他方面的獨立性是相當大的。這樣的理念適應新時代教育多元化發展,而私營概念亦能對過去政府幾乎全數支付香港主流教育的做法起調劑作用。

香港教育制度過去受外界很大的批評,主要是教育發展逐漸偏離教育原則。學校為求追逐成績,對老師學生都採高壓手段。理論上,直資學校可作家長另類選擇,因直資學校可辦一條龍,學生由小學入讀,升學沒有樽頸,應會減輕學業壓力。但應用在現實上,這樣的設想可說備受質疑。過去有直資學校勸退學業能力不逮學生,也有結龍學校為不被相關小學成績「拖累」而「脫龍」。

由於直資學校教師職位沒有保障,學校所施加的壓力何只等同官津學校?在教育市場化的訴求下,直資學校催谷學業成績,和官津學校也沒有兩樣。家長失去另類選擇的機會,直資的構想已然變質。現在除非每月花費近萬學費,才能在國際學校中求得一片學習樂土,但這已非一般家長所能負擔。如果直資最終變成拿政府補貼的貴學費私校,其在教育結構中的形象是模糊的。

所以如果不提監管還可,要監管的何止財務運作這些環節?最近政府要求中學縮班,但直資學校卻有較大不參與的自主權,顯而易見直資學校在教育結構中有其特殊的位置。設若思考的重點是:每年二十四億資助是一種權,提供另類的較優秀的教育服務便是一種責,當然妥善而合理地運用公帑更加責無旁貸,這樣的設想應該沒有太多人會反對。

新近有人提議直資學校也應引入「落車」機制,指在賬目上違規者應取消資助,讓他們變回「私校」。這個設想,肯定會增加不少孫局長所引以為缺的「牙力」,是不是對症的良藥有待觀察,但肯定直資學校不願這樣做。在防微杜漸的善良企盼之下,直資風波是否應作為制度改良的契機,參與其事的官和校的兩個層面不妨深思。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