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文三語和創意相生相剋

23/4/2010

一項教育局公布僱主對大學畢業生表現的調查,可以看到一丁點的教育問題。

調查主要可分兩大內容類別,一是語文(包括英文書寫和表達、普通話表達),另一是綜合能力(包括分析能力、解難能力、創意、判斷力和溝通技巧)。以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普通話表達力、解難能力、創意、判斷力都有雙位數字的不滿意,創意更是各項中最高的12%。

這個調查的設計原意是不難理解的。僱主重視僱員的語文表達力(尤重英、普),也重視各種在工作過程中需要的能力,如果各樣數據都滿意,將是很好的事情。

但這些數據最終都不會令人滿意,尤其把(英、普)語文和綜合能力作重點研究,所得結果卻又是情理之常。

香港學生課擔之重,舉世無匹。在語文上,更有和世界任何地方不同的兩文三語的要求。有些人沾沾自喜,覺得香港教育獨特的地方是兩文三語都很重視。但從另一角度看,卻是兩文三語中各有不同程度的偏廢。如果再要計算分析、解難、創意、判斷和溝通等能力的培養,可以看出兩文三語的學習其實並非優勢,相反更是負累。

我們如果對學生在處理日常生活的各種能力的培養上有所執著,毫無疑問用母語學習會是最有效。如果在分析事物上、在解難能力的培養上、在人際溝通的技巧上,特別是創意的發揮上,加上一個語文的桎梏,例如慣常用的中文要改為英文,例如慣常口語的廣東話要改為普通話,效果會是差劣的。學習是一個累積的過程,累積過程愈多障礙,最後得到的成果會愈不理想。

過去寫過一篇文章,提到初中歷史科一個專題習作,寫「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學生用廣東話討論設計大綱,如何製作樣本等,可以很興奮,相互溝通不成問題,有些想法也很有創意。但一提到要用英文完成,頓時間興緻會減去一大截。循規蹈矩的同學花心思去解決特殊英語詞匯的寫法,解難能力是訓練得到的,可是卻用到不很有建設性的層面去。

香港過去出過一位陳易希,他的創意人人讚賞。但有沒有想過,這類人物應是生活在一些草根階層中,而且會是用母語學習成長的?因為草根階層的家長,花了不少心力在「搵食」上,相對會給予子女較多自由發展的空間。家長大多不會迫逼子女去讀好英文,也沒有閑情和閑錢硬推他們去學習樂器或特殊技能,好應對名校的入學面試。他應該不會是名校的學生,因為名校必定是英中,學生自小拼搏學好英文,繼而升讀大學,同儕的抱負大多是做高官或專業人士,少有立志做發明家的。他會是在母語學習下成長的,因為中小學硬啃艱深的英語,會打擊他的興趣的培養與思維的訓練。

僱主的側重點是語文(特別是英、普)和各樣綜合技能兼具,這是難怪的,因為他們最希望得到的是最「就手」的就業精英,一完成學業就各樣謀生技能兼備,能多快好省地貢獻所長。但細心想想,要兩文三語的苛索和分析能力、解難能力、創意、判斷力以及溝通技巧並存,在邏輯推理上能辯論地統一起來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