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英基「打崩頭」?

10/6/2013

持續兩年的英基學校協會資助模式爭議終於塵埃落定,每年獲政府資助二億八千萬元的英基,可獲教育局多資助三年,由二零一六年起將分十三年逐步撤銷,是為「三加十三」方案。

英基是英國殖民地管治的附帶產物。英國管治香港,由於需求學校給予英國派港官員、在香港從事商業活動的外國人、少部份政府高官等類別人士的子女就學,這就是當時稱為的「英童學校」——一個香港特殊政治情況的教育附生物。理論上,隨著主權移交,「英童學校」的需求應逐漸減少,但情況顯然不是這樣。有外籍大學教授因難為子女求得這類學位,打銷在香港任教的想法;本地家長要排隊入學,即使要購買學校昂貴的債券也在所不惜。現在的英基,和英治時期比,規模更大,分校更多,在供求失衡的情況下,構成一種軟實力。香港政府就資助問題需長時間談判,最後得到一個極之寬裕和優厚的「三加十三」方案,這顯然是一個很值得注意的教育問題。

英基的需求愈來愈大,不能看成為一個英童學校平民化的問題。事實上,現在即使加上資助,英基的學費絕不便宜,不是一個香港普通的中產家庭可以負擔。現在的英基學生家長,除了上述的必然需要就讀的外籍人士子女之外,有的是節衣縮食,或把本來用於「供樓」的生活開支,轉移到子女的學費上。

不能說這些節省用度以博取名校學位的家長愚蠢,他們的做法是經過精密計算的。其一、英童學校學習語言是英語,而且是地道的,不是港式的英語,隨著成長,子女可以操一口流利的外國語言。二、學校用外國教育模式,著重啟發學習,沒有對子女施以壓迫性教育的擔憂。三、學生家長「成份」較好,非富則貴,對自我形象提升有幫助。四、子女結識的同學「階級成份」好,日後工作得到外在的照顧機會或會更高。

但當然缺點也是有的,例如學費特貴雜費特多,一般經濟水平家長負擔困難;子女只懂英語,除非有「路」用non-jupas報讀香港的大學,日後只有到外國升學一途,變相把經濟負擔延續;只懂英語,完全不懂中文(主要是讀寫方面),即使你是黑眼睛黑頭髮黃皮膚的「龍的傳人」,將來如想在香港發展,會是一種障礙。當然在一個中國人的家庭中,你滿口英語,在各方面的溝道都是怪怪的。

一個香港教育的特殊現象,不同人有不同的喜悅和擔憂,但問題是,基礎教育原本是本地公民的一種權利,一個納稅人對政府負擔了不輕的稅務,到了要享用原本應該免費的教育服務時,卻自行放棄,相反要負擔特高的開支,當中的晦澀不能忽視。

除卻虛榮、攀龍附鳳心理之外,香港教育壓迫、奴役學生,是否愈演愈烈;香港中小學生的學習環境,是否十年如一日的惡劣,例如一班之中學生人數超多,在有條件推行小班教學的契機下,縮小班級規模仍停滯不前;學校設施永遠趕不上學童需要;德育及國民教育對學童「洗腦」的夢魘依然存在。

當然你可以說:選擇學校是家長的自由決定;有些質素是要用金錢買回來的;你喜歡英語,不喜中文,適隨尊便,與人無尤;階級成分是社會的特殊現象,你能階級上移,恭喜你,別人「恨都恨唔到」;到了「英童學校」,甚麼德育及國民教育都可免除了,你可以全心做個國際公民……如果真的這樣,我也無話可說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