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知識會從天上掉下來?

4/12/2013

中學文憑試中文科即將進行新考法,原本卷三的聆聽取消,併入卷五的綜合能力運用中去考核。趨向是好的,但考核內容卻帶出新問題。

有人評論聆聽部份還須答問題,影響綜合能力的資料摘錄,這只是技術上的小問題,關鍵還在於綜合能力部份的設題方向。

為了使學校了解新考核方式,考評局草擬了一份樣本試卷給學校參考,看過的中文科老師,或會從心底下打了個寒顫。

樣本試卷以參與「中國文化青年大使計劃」為主題,要求學生憑錄音及閱讀材料回答聆聽部份,撰寫八百字的自薦信,闡述勝任青年大使的兩項原因,提出一項可在校內舉辦的活動。錄音提到傳統及現代版本的《牡丹亭》等崑曲、《歸去來辭》及《梅花三弄》等詞曲,以及藉《出師表》分析儒家的忠君愛國。評卷參考指出,學生在自薦信上能否帶出建議活動推廣哪些中國文化,將成評分關鍵。

如果這種擬題法旨在唬嚇一眾師生,或甚麼中國文化的因素等只是巧合,哪便算了。但結合近年擬題趨勢,今次的樣本試題還是以中國文化元素作擬題方向,有理由相信這會是未來試題內容的重點。

作為中國人而非單純的香港人,學習以及考核的內容涉及本國文化,是正常,也是應該提倡的事情。但問題是,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相當的質和量的文化元素的推動,而在考試內容中肆意提倡,原本是很不公平的事情。

比如說樣本試題中所提及的崑曲的《牡丹亭》、曲的《梅花三弄》,中學生應不知道是甚麼。即使《歸去來辭》,中學選篇如果還有,都應強調陶淵明的生活取向,或作為辭賦名篇,應了解當中的哪些寫作特點,不會把它作文化甚麼來研究的。《出師表》嘛,會全篇講解的應該不多了,如由此去分析忠君愛國,特別是「儒家」的,恐怕負載也相當沉重。

是用擬題的方向去鼓勵學童多接觸中國文化?有可能的,但這應該理解為課餘以外的學習模式了。現今香港中學課程內容既艱深又緊迫,學童應付功課和測考所需已佔去全部時間,有些資質稍差的或許窮心竭力來應對,也有支絀之感。加上香港中學對中英兩種語文要求之高,是世界任何地方所沒有的。學童文化知識薄弱,錯不在學生,錯在社會。而且即使學生緊張中文科成績,平日也儘量追求中國文化知識,但沒有長時間的浸淫,融會貫通,未必能應付千變萬化的擬題取向。

或許有人對中文科重設範文有美好憧憬,但我卻不這樣樂觀。不要說重設範文只是應付學界反對而提出的權宜措施,只要中文科主要是考「應用」這心魔還存,範文只會是跑過場的表面包裝,不會去深究當中的思想內涵。試想想,將來如果把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重新選入,大概會鼓勵學生了解它的層遞寫作手法、文言句子中的「…者…也」的運用、與及陰柔的作品風格之類。對歐陽修是一個怎樣的人,他處於一個怎樣的政治背景之下,他如何因為有一位偉大的母親而令他的人生觀有獨特的取向等這些涉及「文化」的內容,相信沒有人會鼓勵。又如蘇東坡吧,他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千古名篇,詞曲單元一定會選入,但學習的重點,還不是看看作者如何在作品中表現出非凡的想像,時而「天上宮闕」時而「人間」。再次,也不過是他和弟弟感情如何深厚,在中秋佳節第一個想念的就是他。至於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或簡單地說他的別字「東坡」是怎樣來的、他如何在北宋政黨的鬥爭中給整頓得死去活來,如何只是生活在宋朝,就要被貶官到一個從來的人有去無回的海南島這麼誇張,看看中國極權社會的政治鬥爭為何是這般殘酷。這些都是中國的文化,當中既有光明面,也有陰暗面,如果從一個「知人論世」的角度看,或許會看得更加真切。

這些,無疑對中學生來說是很重的負擔,沒有信心學生對它有較整全的認知,就不應經常高調地在考試中去楔入些甚麼,徒令學子和他們的施教者無所適從。

這樣吧,在中學新設一科「文化科」,擬定較有系統的文化認知內涵,再從設題中去考核所學,才是了解中國文化的正道。但在密匝匝的中學課程中,如何塞進這些不切合香港這類經濟城市所要求的思想內容,才真要考考課程發展處和考評局諸位大人們的眼光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