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教學是要來「威嚇」的

6/6/2013

早三日某暢銷報章內版的頭條:「聖士提反女中  威嚇或用中文教學」。這是因為學校是否轉直資的爭論引起的。聖士提反女子中學及附屬小學擬轉直資,引起「長衫革命」:約二十名校友及家長高呼「有教無類」,以剪刀為學校與「直資價錢牌」一刀兩斷,反對教育與金錢掛钩。

本來,津貼中學是否轉直資,是一學校發展方向問題,有人贊成,有人反對,正常不過。為了較吸引人關注,用些較別致的方法(如「長衫革命」)也別具心思。但校方為說服支持轉直資,居然出到「威嚇」,而且牽涉中文教學,真使人眼前為之一亮。

事情是:有學生家長,家庭屬小康之家,女兒經派位入讀,擔心學校轉直資,負擔將會加重。她不滿校方早前於家長諮詢會上作出威嚇,指學校如不轉直資,或會「變中中咁用中文教學」。

自從微調教學語言政策施行以後,學校再無中中和英中之分,得不到足夠的接受英文施教學生,某些班級會用中文教學,學校或會被視為中中了。有傳統名轉直資,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保著「英中」這個金漆招牌。當然名氣不怎麼響的直資學校,吸引它們營運,或更坦白說吸引家長報讀的,其中一個情況就是可以「自決教學語言」,而「自決教學語言」,就是用英文施教了。

社會還未到可以完全接受中文教學的地步,學校也以維持英中或爭取成為英中作為發展方向,這是一個教育現實,本來沒得說好或不好。但從教學原則來說,或是經過學術驗證的結果來說,學生用中文(即母語)學習效益會更高,學習生活會較愉快。成績嘛,中學文憑試已逐漸顯示中文好的會較吃香,因為文憑試成績只列級別,不列應考語文。用英文來答卷(尤其通識卷)會較吃虧,換言之入大學的機會也會相對減少。家長是否明白這現象,很難說,但學校管理者總不會不知道。學生家長不喜歡子女讀中中,如果說服不了他們改變主張,哪辦好學校成績,維持派位學生的強勢,也維持英中的品牌,那就可以了。至於轉直資,總應有更好的理據支持,而這些理據,如果不比單純用維持英文施教的理由更充份,便只能說學校對辦學效能心怯,企圖以轉中中來「威嚇」家長接受,學校的「階級成份」與及其他因素,反倒變得其次了。這是否合理的現實?

現在是甚麼時候了?回歸也已經十六年了,還擁抱著殖民時代的、違反教學原則的教學語言這幌子來維護甚麼,而且不吝公開說出,更涉威嚇成份,真的使人覺得有些落後於教育形勢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