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傷性的「七十一」

27/6/2006

早前教育統籌局為中學是否殺校定下標準:一間學校中一收生不足七十一人,將不能開設中一級,意味情況持續,三年後學校將遭殺校的命運。

如果一間學校長期獲派七十一(或稍多)人,哪七十一人分置三班,平均人數約為二十三至二十四人,不是說小班教學便能實踐了嗎?

教統局控制派位

但不要高興得太早,七十一的編配額是沒法子、或不會長時期成為事實的。

首先,教育統籌局全權操控學生的派位,他會這樣「順攤」每年派七十一人給你嗎?其次,學生有流動性,派來的可以走位,派給你的七十一人,走了三數個,也無法維持七十一之數。此外,只要家長上網查閱學校資料,得到以下訊息:「本校校風淳樸,師資優良,學業成績理想,個別科目增值。……本校開設中六中七各兩班、中四中五各四班、中二中三各五班。中一本年開設三班……」,作為家長,你會讓子女選擇這間學校嗎?今年開三班中一,下年肯定不足數,離「被殺」是不遠了。可以說,殺校不殺校,權力全操於政策當局了。

殺校政策確立,必然激化學校之間的鬥爭,而且鬥爭並不限止於Band 3學校。據統計,全港就學人數,2006年是84,800人,到2010年會減為68,900人,換言之五年內要減少968班。968班並非小數目,英中不想「淪為」中中,Band 1學校不想淪為Band 2,Band 2學校不想淪為Band 3,Band 3學校不想被殺,唯一方法就是把學業成績幹上去,直至符合家長的「合理期望」。

要資源節用,就不要教育改革

Band 3學校的處境是堪憂的,尤其那些被疑似為同區的bottom ten。可以想見,這些學校的老師最難為。大學者錢鍾書好像說過近似的社會習尚:讀科學的瞧不起讀數學的,讀數學的瞧不起讀歷史的,讀歷史的瞧不起讀哲學的,讀哲學的瞧不起讀文學的,讀文學的沒有人給他瞧不起,便轉而瞧不起他的老師。現在的情況是:Band 1學生瞧不起Band 2的,Band 2學生瞧不起Band 3的,Band 3學生沒有人給他瞧不起,便轉而瞧不起他的老師。

本來,辦學質量要仰資源分配鼻息,這是無可避免的事。小班教學縱使符合教育原理,但政府把它的優先次序排到最低,教育從業者也莫可奈何。只是縮班殺校和教育改革,卻是參商互動、涇渭分明的兩碼子事。你要資源節用,汰弱留強,就是變相鼓勵填鴨教育:把學習資料強塞給學生,期望他們能按特定時空回饋學校,讓學校也有一息尚存之機—齊璜老人「一息尚存書要讀」的遺訓,內涵和次序是給顛倒了。放眼看去,殖民管治下的奴化教育究竟是加強還是減弱了,只看看現在不少學校連暑假也要善用來補課就可知一二了。

由此看來,教育改革所希冀學生的「樂於學習、善於溝通、勇於承擔、敢於創新」,假使不是騙人的術語,最少也只能蘊構一個false hope 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