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楊英洋反思香港教育

13/6/2006

本欄上週談到陳易希,冷不提防過了幾天,傳媒報道了中大畢業的化學博士楊英洋在哈佛大學研究成功特敏福的新合成化合物,大大有助降低藥物製造的成本,對治療禽流感有莫大的貢獻。

一個在香港土生土長和成材的博士,在大洋彼岸有重要的科學研究成果,他的成長經歷和對事物的看法,雖不能說完全反襯出香港教育的「異化」現象,但卻是一個值得好好反思的素材。

「開竅」為「揾錢」

值得反思之一:教育的過程應是為興趣還是以「揾錢」為目標?楊英洋不諱言:選擇從事純科學的研究,是經過一番掙扎,因為選商科可以「揾到多啲錢」,讀純理科出路好有限。但他最後選了「興趣」:「能夠寓興趣於工作,覺得比揾一大筆錢重要」。楊英洋比較幸運,堅信為興趣求學的重要,也得到良師指引,學術上闖出成績。但香港卻有不少學生被隱沒於興趣還是「揾錢」孰重的泥淖中,不能明辨方向。這是個人的問題,也是制度的問題。純理科出路窄,純文科出路也窄,純哲學、純藝術出路更窄,於是大學非熱門學科日漸萎縮,商管財金大行其道。但這對一個大都會個性的建構是好事還是壞事?

值得反思之二:教育制度是為訓練人才還是淘汰人才?楊英洋是大學一級榮譽畢業生,但據他的中學老師回憶他在預科才「開竅」。他中學讀的不是頂尖名校,在會考和高考從未拿A,就是進入大學也只是1B(化學)2D(生物、物理)「拉車邊」的成績,但卻不阻其日後科研成就。較實際地看,香港同樣在特定時間還「未開竅」的年青人不知凡幾,可惜這批人大部份乘坐學制的one way ticket 列車,給殘酷的現實磨滅淨盡了。

「操練」為「成材」

值得反思之三:教育的過程重啟發還是重操練?從楊英洋的例子可以看到,獲取一項研究成果,除了鍥而不捨的求學精神、屢敗屢戰的生存意志以外,還應得力於靈活的思考和創新的思維。理想的教育就應是一個啟發思考和訓練思維的過程。但香港有的卻是無窮盡的學科訓練:小學有學能測驗、中學有系統評估、公開考試有會考、高考,著重的是資料的背誦和強記。一個年青人最有活力、最有求知欲的十數年,就是為個人或學校的排位而竭力。家長渴求英中,就是甘願子弟擱下求知興趣而去為一科外語的grammar和vocabulary奮戰。中學會考的10A,人說是狀元,但對一個人的整個學習歷程來說有何意義?

值得反思之四:人生應重實質還是重虛名?楊英洋是頗踏實的人。揚名以後,報章欲採訪其家人,他以不想高調而婉拒:「我的父母只係普通退休人士」。中學成績平平的他,認為「勤力最重要,要培養做學問的興趣」。他的老師也認為他「屢敗屢戰的精神最可貴」。相比於會考放榜,傳媒震鼓喧天所報道成功者和家人自得之情,可說是有大差別了。每年香港都出產十優狀元,這批人後來有甚麼成就,似乎是教育研究論文很好的追訪題材。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