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令教改受困

28/11/2006

教學語言的採用,表面上與教改是否受阻無關,實則卻是影響教學生態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如果說教改的其中一個目標是解除學習的枷鎖,促進均衡的參與,教學語言政策的混淆,明顯起著負面的作用。

理論上,英國人管治香港,教學語言採用英語無可厚非。中國恢復行使對香港主權,恢復採用母語教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自然,現實環境並不能令教學語言一朝扭轉,那末設定一個適當的過渡期,而以最終全面實踐母語教學作目標,應是一個合理的要求。

一開始就錯的語言政策

香港主權回歸,教學語言的改變一開始就採取了錯誤的決策。當時的教育署不知有沒有經過諮詢,就頒佈《教學語言強力指引》,限令所有學校劃一時間採取母語教學。此政策引來極大反響,尤其傳統英文學校反對更劇。迫於無奈之下,政府容許一百間(後來增加至一百一十四間)沿用英語教學,是為強制式中英教學語言分流之濫觴。人為的分流切割公平嗎?自然不公平,直到2005年《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書》出籠,強化實施英語教學的三條件,並引進上下車機制,只是對錯亂的局面稍作彌縫而已。

《報告書》對學校英語教學留有一線,是令教育生態劣質化的一個導因。政策促成學校競逐心態,因為如果客觀條件不變,沒有學校自甘於收取質差學生,英語教學成為優化收生的有力屏障。

為何提倡英語教學?

英語教學演化成為一個圖騰,逐漸超離了它的原始本質。筆者不妨在這裏做一個假設:如果學校定位、派位方式、學生分配等都像九七年前般的維持不變,換言之,band 1學校仍能收錄絶大部份的band 1學生,他們真的很甘心情願提倡英語教學嗎?你要他們轉用母語,相信未必會如現在般抗拒。為甚麼要抗拒呢?學生和教師幾乎全是中國人,日常溝通語言幾乎全是廣東話,課餘接觸的也絶多是中文資訊,用大家熟習的語文,學習成果不是事半功倍嗎?現在不是,多一種語言障隔,又要遷就學生接收能力,刻意求工時唯有中英夾雜,學生死記爛背,疲於奔命,一切都建基於一些功利的目標。

《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書》發表後,教學語言的競爭不是消減了,而是增加了。試想像:希望上車的還是願意下車的多?不是已有中文中學偷步在初中選用英文教本嗎?學校資源傾斜於強化英語學習,希冀他朝「翻身」、暗地裏的秣馬厲兵、遠離學習標的的動作也是每日鋪演的。

教育生態如此,還談甚麼教改?沒有明確的全面採用母語教學的願景,學校競逐心態愈演愈熾,「教改受阻」而非「教改受困」,已是一個相當客氣的說法。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