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會考,啟示甚麼?

3/8/2010

明天是最後一屆中學會考放榜的日子,這自然是值得紀念的日子。新聞從業者觸覺敏銳,昨天晚間電視新聞已有專題報道,並追訪拿過很多H級(舊式成績的最低級別)的導演,和1962年那屆的七優狀元。明天媒體的報道也會是熱鬧的,我相信。

這屆考生曾經喊過不公平,因為沒有重讀重考的機會。但第一屆中學文憑試考生又何嘗「公平」?畢竟是新嘗試啊,最少公開試出題的方式沒法「捉路」。處於新舊交替的時刻,總得有些「犧牲」,莫奈何。

始終是較進步的學制,所以自新高中制擘劃開始,沒有聽過甚麼質疑聲音,證明大眾還是樂於接受的。不是嗎?內涵不說,就只是免費中學多讀一年,大學多讀一年,在知識型的社會何止值得鼓勵,簡直是必須了。

由大學四年制,自然想起三年制的發展過程。筆者在七十年代中期就讀香港中文大學,四年制的,大學生涯給我人生肯定的影響。不是說如果是三年,影響會是甚麼比例的遞減,而是年青人求學生機最勃發的時期,多一年的大學生活,對個人成長的賜予應是較豐盛的。不這樣,便不能解釋為何這是世界的主流學制了。

中大畢業不久,香港的大學便劃一三年制了。理由?無非是要節省教育開支。那時在中大掀起了很大的反對浪潮,指出三年制違反中大創校原意,也和世界大學主流趨勢不符。但要仰賴公費撥款又那能違抗長官意志?終於三年的大學學制又不知產製了多少大學生了。現在又重回四年制,是迷途知返,社會沒有反對聲音,可知當時的強制執行有多錯。

用長官意志來控馭教育,畢竟是會出問題的,可是,長官意志在教育的範疇卻又頗為猖獗。比如說,今年開始實行的教學語言微調方案,在推出的時候很受教育界反對(詳見拙文《微調輿論搜尋、思考》)。當時有教團在報章登了四分一版廣告表示反對,反對聲音在專業界也起迴響,歷史資料彰彰明甚,可是還得接受強制執行。微調方案是要淡化英中和中中的分野,可是英中標籤是「濃化」而非淡化、「本校下學年中一會有英文班」的宣傳海報張揚於學校的圍牆上,只要不是閉眼不看現實便可知道。

長官意志若再加上節約開支,惡果更易彰顯。學界長期爭取的小班教學,現在只有點綴性的名額的減少。較為諷刺的是,政府高官驛馬不停,到海外推廣新高中文憑試,希望得到海外認受,但本地人卻深切知道,這批高中生不少是在擠滿四十人一班的學習環境中成長的。在學習質素被嚴重剝削的情況下,其真實的「認受性」畢竟是要打折扣的。

今年開始,中學面臨嚴重的殺校威脅。據可靠數據,今年約有二十多間中學收生未能超過最低警戒線,而且惡劣的情況還將延續到五年後的最高峰期。對某些學校及學生來說,教育變成了夕陽行業,沒有適當的政策配合,情況不是日漸改良,而是日趨惡化。政府沒有適時掌握新學制推行及適齡學生人數減少的契機,推行教育質素可以改善的小班教學,而是樂觀殺校以抵於成,有助節省教育開支。僵化的教育政策,實在和新學制新氣象很不匹配。

最近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招生,報名採用先到先得方式,結果弄出學生要「瞓街」四天以求報名表的現象。有人說專業教育學院故意製造哄動場面,用以提高學院地位,不惜把意願建築在對學生不人道的對待方式之上。這樣的推測你可以不認同,但若撇除利益的考慮,這次收生鬧劇也說出了一個嚴峻的教育現實,就是香港學生的升學前途嚴重不足,大專學位長期匱乏,和先進國家(不少經濟情況差於香港)有著很大差距。最新一屆高考成績獲得升大學資格但卻沒有學位供應的考生有六千人,不正足以說明問題嗎?

是不是到了要深切反省香港教育政策的時候了?高官們,在一個「末代」甚麼的時節,是否更能激發思考的衝動?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