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問題還是「不三不四、不中不英」

22/8/2013

政經教名人利國偉逝世,在一片追悼聲中,自然少不免一些名人瑣事的回憶。就教育範疇,特區政府的一名常秘區璟智回憶八十年代初借調教育統籌委員會工作時,那是的教統會主席利國偉曾打趣地對她說:「教育問題的核心是八個字歸納:不三不四,不中不英。」

利爵士那時主責推動中文大學四改三,身兼中大校董會主席的他在職位上有其尷尬之處。「不三不四」,或許是對同是政府資助大學,香港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卻有三年制及四年制的差別的調侃之詞。中大是奉行美國式制度,和英式的年期有不同。基於財政上的考慮,政府希望大學劃一三年制,要改,就拿中大開刀。那時的中大有很大的反對力量,一場反四改三運動展開得很激烈。最後,當然是政府打勝仗了。赤裸裸的三年制是沒有的,但用學分制來代替,只要用三年時間修滿足夠的學分就可畢業了,那當然是變相的三年制了。

「不三不四」,最後是用「三」解決了。但歷史有其諷刺性,自特區政府成立,便著手把大學由三年改回四年,即是國內大學的學制了。去年第一屆文憑試考生,能升讀大學的就是回復四年的制度。去年利爵士還在生,看到這個轉變,不知有何感想。

但令教育從業者困惑的,是「不三不四」的廣東口語版:「唔三唔四」,意思就是不湯不水,一片混亂。利爵士的「不三不四」,不知有沒有包括大學改制以外的對那時的教育現象的評價,如果那時有,現在的情況更不堪。熱心推動香港教育發展的人,對現在的香港教育,變質成為只重學業成績的爭取,不問學童的整體德智體群美的發展過程,一定是感受深刻、感慨良多的。

至於「不中不英」,利爵士那時是這樣,現在的迷途恐怕更愈走愈遠。自特區政府成立,刻意推動母語教學,碰到一鼻子灰,最後宣告失敗。之後的發展,就是推行「教學語言微調方案」,學校不分表面上的英文中學和中文中學,概以所配給到的學生的語文能力作分流。表面上這是照顧學習差異的政策,但社會普遍崇英輕中,新制度無疑變質成為(學校與學生)英文施教的爭逐過程。這種原本動機是模糊中英學校分別的措施,相反變成中英定位差別更趨顯著的措施。

如果說利爵士「不中不英」的判斷是對教育問題一針見血的評論,理論上走顯著的中英分流政策,或許是更符合教育原則的政策。這政策發展曾經有苗頭,就是一度提出過的中英文學校「上落車」機制。這是嚴格的中英分流政策。中文中學能夠證明可用英文施教,可以轉為英文中學,同理英中亦然,有機會轉為中中。這機制的好處是嚴格分流,英中要純用英文施教,對學生接受英語的要求亦較嚴。發展下去,可以成為以英語作生活語言的學校模式,對學童既能提升英語程度,也不致因語言混雜而影響思考有一定的幫助。但社會人士不接受大部份學童不能接受英語施教的現實,政策局屈從「民意」,搞出個甚麼「微調」,使問題的複雜性更無了期的拖延下去。

現在的教學語言,既「不中不英」,嚴格來說更加「不三不四」。學童既不能掌握流利英語,連母語的水平亦一落千丈,更嚴重的是影響思考能力的發展。

利爵士二十多年前對香港教育的詬病,證諸今天,情況是改善了還是變得更壞?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