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語言政策向誰傾斜?

14/12/2005

最近公佈的《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擘劃了未來六年中學教學語言的具體安排,對教育生態有著重要影響,是不待言了。

《報告》建議一個英中和中中的「轉車」機制,無形中是把一個更強化的學校之間的相互競爭的概念引入教學運作中。由是,英中和中中在意見上的壁壘是愈加分明了。

由於英中和中中在六年期中所得(加強英語教學效能)撥款「差天共地」(前者最高五十萬,後者最高三百萬),引來政策「傾斜」中中之說。有英中校長更直言政策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

英中是政策傾斜的受益者

所謂「傾斜」,固然是指資源不合理地分配,而導致貧富兩極的出現。但若以此評論《報告》的意義,則顯然屬於皮相之談。

如果單純看金額,無疑是「傾斜」的,但自回歸以來,教學語言政策從來就是傾斜—是向著英中傾斜。

記得九七回歸之初,港府建議中學全面採用母語教學,頒令《中學教學語言強力指引》,這一被視為「政治不成熟」的諮詢文件,受到「強力」反抗,最後妥協容許一百間英中保留原有教學語言,這是教學語言政策的一次向英中「傾斜」。

這安排引起不少未能分羹英中不滿,紛紛提出上訴,導致政府再作讓步,英中再加十四間,這是教學語言政策又一次向英中「傾斜」。

英中,成為學生優良、學校優秀、教學效益優越的一個圖騰。英中門禁有若湍水,「決之東則東流,決之西則西流」,大部份英中得到實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的宏願。優秀學生流向英中,又是教學現實向英中的另一次「傾斜」。

貧富角色逆轉

當然,這無關於門戶之見,也非牢騷之談。如果按《中學教學語言指引》所訂豁免母語教學的三原則:85%中一新生有適合接受英語教學能力、教師具以英語作教學語言的能力、學校有製造英語學習環境的支援策略及措施,一百一十四間英中能全部達到嗎?證諸現實,大概還有不少英中(尤其有直屬小學的)未及85%的標準。老師嘛,沒有足夠英語能力的也許更多。理論上,英中應是全英語學習環境,但學校之中,那能禁絕師生之間、同學之間以廣東話溝通?教學流程中有沒有「掛羊頭賣狗肉」(英語教材、中文授課)的情況出現?不會沒有吧。有以上政策施行上的紕漏,教育當局仍採寬鬆政策,沒有像政治範疇般的「強政勵治」,禁制個別英中存在,這又是另一政策上的傾斜。

可見,今日反對資源傾斜的,原來是多年來政策傾斜的受益者。而傾斜不傾斜概念的含混、貧者富者角色的逆轉,說穿了無非是佔領輿情的高地、爭取受眾支持的手法而已。

中學教學語言政策紛擾多年,也到了需要解決的迫在眉睫的時候了。如果還承認一個體現主權的地方,她的初等學校的教學語言也應以母語為主流,哪麼中學教學語言的統一的確也應有個「時間表」、也應有個「路線圖」。從這角度看,在一個清晰釐定它的本質和實施情況的大前提下,《報告》是有實在的意義的。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