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學語言重上正軌

19/12/2005

《中學教學語言報告》(《報告》)即使不儘是新瓶舊酒,卻包含不少舊概念。比如學生能力、教師能力及支援措施三大範疇,就曾在九七年的《中學教學語言指引》中提出。現在的《報告》可說是一個把理念發展到落實的過程,儘管實現的時間遲了八年。

《報告》把理念清晰釐定,亦提出中英教學語言分流的具體措施和要求,其實最想達到的是香港學生能在學習過程中得到(中、英)雙語兼擅的學習效益。自然,從歷史因素、地緣因素考慮,要求香港學生中英語文兼勝是一個正確而非不能達致的目標,但大前提卻要打開用非母語學習一般科目引致學習過程畸化的枷鎖。

填塞英中漏洞

《報告》指出,根據研究,目前有不超過40%的升中學生有能力以英語學習。當然,有能力以英語學習和真的以英語學習,最終能否獲得最大的學習效益,還須視乎其他學習條件是否適當配合。一直以來,中英教學語言分流只考慮學生能力因素,教師能力、支援配套並不在考核之列,造成一個徒具形式甚至非驢非馬的語言學習環境。是否把40%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弱化了,顯然是一個頗為重要的課題。

《報告》明確填塞了這方面的漏洞,要求以英語授課老師英語程度一定要達標(比如中學會考課程乙要獲C級或其他相關程度);也要求英語學習必須提供有利語言環境,並把具體策略和措施列入學校發展計劃及周年報告內。由是,「英中」內涵較前充實,無疑對學習效益也能提供較堅實的保障。

支援中中英語學習

《報告》著力最多的其實是如何提升中文中學生的英語能力。具體的建議是在不影響學科學習的大前提下,循序漸進調撥資源作英語教學的延展活動,以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正因為替英語能力普遍較差的學生提供支援,因此對中中和英中的撥款會有三百萬和五十萬的分別。如果資源的投入能和所得效益成正比,學童英語能力提升的結果將導致高中及大學轉用英語學習的落差收窄,無形中減低中中學生升學前途受到打擊的壓力,對平息母語教學導致英語水平下降的疑慮也有一定的助力。

《報告》有其客觀性,沒有空泛地強調「母語教學提升學習效益」、「以非母語教學影響科目學習的水平」、「英中和中中分流強化學校標籤效應」等一系列只有教育專業操作者才能了然其是非的課題,而實實在在的明確和完善對英中的要求、對中中的支援等具體措施,最終得到的結果是淡化英中的優越地位,把學習語言導向正軌,亦即是說使學習生態向較健康的路途推展。

六年後英中數目是增加還是減少了無法預見,但憑空呼喊「教育資源傾斜中中」、「把英中趕上絕路」、「使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等諸如此類空空洞洞的話語,顯然未清晰掌握《報告》的脈絡精粹。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