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關乎「教改」?

26/9/2006

上週拙文引述「教師工作委員會」報告指「部份學校領導層提出的使命,未能與教師配合」,是教師工作壓力的一個來源。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學年伊始,新聞所報道的一間中學的事例。

報道指荃灣某著名英中不鼓勵學生參與過多課外活動。學校的新校長剛上任就被學生謔稱為「女王」。校長承認校董會要求校方集中火力,加強學生學業成績。「校董會想鼓勵學生多的讀書,增加學校學生入大學的比例。目標係讀書第一,體魄第二。這不是我個人決定。」

校董沒質素保證

筆者無法深究該校學生活動與學業的比重是否失衡,但事例卻清晰說明了校董會指揮校長決定學校的發展路向。路向若受爭議,校長大可辯稱「不是個人決定」。當然亦有不少是校董會並不太多干預校政決策,學校發展路向主要由校長決定。但不論校董會是否高調參與,校董會有責任通過和監管學校行政決議。而校董會、校長無疑都被視作學校的領導層。「教師工作委員會」報告指出「教師對工作量的認知及處理能力與學校領導的質素有著直接的關係」、「教師認為工作量不是跟教改有關,而是跟校長有密切關係」。

除非一口咬定「報告」「閉門造車」,否則問題的切入點還是很清晰的。現今一般學校,校董會有絕對的權力,可是對校董的質素卻沒有特定的要求。而更要命的,不少校董非教育界中人,不要說對教育原理和運作有正確的認知和執著的堅持。「校董會想鼓勵學生多的讀書」,認定這個前提的絕對性,蓋過其他一切,很容易使教學運作走上一條不很健康的道路上。

校長很有「理念」

校長質素也是決定性的。不少校長都很有「理念」,但嚴格說來卻非「教育理念」。特別是鋪演在極端功利化的教育現場中,不少人的決策「理念」,就只能彰顯於如何在學校的位置爭奪戰中脫穎而出,而不將師與生的承受需要和能力放在重要的思考高度之上。

如果說近年的教育政策有些還能體現出較多份量的「教育理念」,落到一些學校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管理者手中,方向確有些小給扭曲的。比如回歸以後著力推行的母語教學政策,已因應現實情況,修訂為讓真正有能力學生才接受英語教學。但現實中卻有不少學校無視學童學習能力不足,想方設法偷步,一沾英語教學實踐美譽的。政府編印「學校概覽」,原意或許只為讓學校運作較具透明度,但別有用心者卻只緊盯其中的增值指標,並著意「催谷」學生以博取公眾知名度。近年推行的「全港性系統評估」,只要稍覽試題,便知考核內容並不艱深,但學校卻如臨大敵,買教材、請補習、加課時,小小學童更加聞試而色變。

歸根究柢,教師壓力,如果有,是像很多人說的源於「教改」,還是源於不正確理解「教改」,或更坦率地說源於學校管理層的濫權,造就師生互耗的惡果,總不免使人質疑了。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