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魯迅的語文還叫語文嗎?」

9/9/2013

國內中小學教材大變臉,隨著最後一篇《風箏》被刪,已再沒有魯迅的作品了。魯迅這位被叫「民族魂」的大作家,也容不下於初中語文教材中,有網民怒斥這種「去魯」,是對年輕人洗腦,顯示當局以奴化教育替代批判現實的國民思想。而就語文教學來說,也提出了一個質疑:「沒有魯迅的語文還叫語文嗎?」

其實這種說法也不應以《風箏》被刪為起點,因為《風箏》一文,只不過是魯迅對童年往事的回憶,體會了成年人對玩具的看法,指出不重玩藝未能啟發學童的思想發展之類,未能凸顯魯迅作品的精神內涵。如果還有這樣的作品,不過也是保留魯迅的一些點綴而已。

或者有人會說,魯迅作品在語文科不是沒有,例如高中課程中往往會選用《祝福》、《孔乙己》、《藥》之類。但如細心分析,會知道這類作品的主題都集中在對舊社會中的腐敗、落後、愚昧加以無情的批評,對被殘害的人物,用細緻的文筆刻劃,加強對傳統文化和社會現象的批判,未若魯迅的雜文般,較具體地揭露了當代社會的陰暗面,所以現實的教育精神還不很全面。

毛澤東曾以匕首和投槍來形容魯迅的作品,但這種鋒利的武器,如果對當世政權有啟示或針對的意味,當然無論如何是不能施諸於學童的腦海之中的。例如國民政府殘殺年青學子的事實,魯迅作為「青年導師」,曾寫過《紀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紀念》和《在淡淡的血痕中》等,如果這些評價,給有心人拿來移形換影,你說後果是否很嚴重?

或者說,不要找針對現實政治的吧,魯迅作品中有不少是揭露中國人性的負面的,這對民族發展的警惕性還會有吧。例如《阿Q正傳》等名作不用說,散文中有一篇《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用戲劇性的文字,展示了三種類型的人格的現實遭遇。文字跳脫,思想深刻,應該是相對「安全」吧。但「安全」的設想也還有局限,例如尋人訴苦算不得奴才,受撫慰而安於非人生活就有奴才味。「聰明人」認同和維持現存秩序的,看到現實的不是,會用「將來總會好起來的」來解嘲。這在某一思想層面是「維穩」,可是誰又能保證閱讀者的思考不會超出局限,對現實政治的教化帶來不便?

如果太多顧忌,不如就選《秋夜》、《籐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之類的對生活的體會或對往事的回憶,就正如過去選《風箏》的理由一樣吧。但真要這樣,也只能保留魯迅之名字,聊備一格;或探討一下文字的獨特技巧,真實的魯迅精神是欠奉的。

所以,最後是一篇不留,那倒來得徹底,只是「不留」的理據卻是更加牽強。例如有人提出:「魯迅以成年人的價值觀來評價世事,應該是成年後才能體味」、「魯迅很多文章是40歲以後寫的,內容不適合初中生閱讀」等。如果這些理論成立,那真不要選文了,因為那個地方的語文教材要用作者的年齡來做界限?果真這樣,就不如全選些像冰心女士般已經是成年人,但總要經常「寄小讀者」,大談母愛的偉大那便算了。

在香港,這類的困擾大概是沒有的。不是香港的政治和言論環境較國內寬鬆,而是現在已是沒有範文的年代,你作為中文教師,不是自選教材,就要仰賴出版社編輯部的選擇,政治性、民族性之類意識淡薄的前殖民地子民,大概不會如國內知識份子提問的「當年民國容得下,為什麼當今強國盛世反而容不下?」這類問題了。

但看看《維基百科》對魯迅的介紹:「為20世紀中國的重要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文化運動的支持者,中國現代文學的開山巨匠。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評價為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的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總是還禁不住會質疑:「沒有魯迅的語文還叫語文嗎?」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