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歸教育」,不止說,還要做

6/9/2013

「教育歸教育」,就是說關於教育問題的爭議,應回復本源,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問題,不應被其他——特別是政治——因素左右。說法是沒錯的,例如去年政府想推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民間和教育界的反對聲音很大,要求政府撤科。特首梁振英就在一次記者會上說「教育歸教育」。

同一件事情,教育局長吳克儉在9月12日的「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中致辭,也表示「我明白社會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有很多爭議,已對老師、校長和學校造成不少壓力。政府過去數天已為德育及國民教育科的討論,提供了更寬鬆的環境,目的就是要讓教育回歸教育。」

如果「教育歸教育」的說法,不是為了應對特殊情況的迴避或轉移視線的手法,哪就應該切實執行,或採取較主動方式,令想法實行。

比如林慧思老師的粗口事件,由最初吳局長表示問題已解決,到了特首要求提交報告時,原來還「未解決」。最後是相關學校的校董會發出口頭警告,當事人答允以後會注意個人言行。問題解決了嗎?如果是「教育歸教育」,懲處行動完成了,應解決了的。但有團體警告會在開學日時到學校門外示威,這是把教育政治化。教育局有沒有事先呼籲相關團體不要這樣做,要「教育回歸教育」?

最近有議員和社會人士組成聯席會議,要求通識科取消必答題,因為相關題目多以政治事件命題。對事件明確提出反對意見的只有通識教師協會,相反教育局課程發展署、考評局等都沒有對事情表態,也沒有發聲明表示由課程設計以至命題方式都是專業決定,經過深思熟慮的,這很令人懷疑維護「教育歸教育」理念的力度是否足夠。

有愛國愛黨團體獲教育局官員接見,表達了要求通識科任教老師要公開政黨背景,避免個別政黨意見影響學童認知角度。一說接見事情子虛烏有,是坊間有人杜撰。但不論有接見沒有接見,「愛」字頭團體參與政治多,少涉足教育,更遑論對教育有深入研究。教育局即使沒有接見,但相關團體發表過「公開政黨背景」的訴求是肯定的。這類把政治滲進教育的做法,如果教育局不認同,堅持「教育歸教育」,是否也應較高調回應,來個一錐定音?

「教育歸教育」,不應經選擇性地多說、多做,或許能令有關人士意圖把政治滲進教育的動機受窒礙,還學生一個寧靜學習環境。尤其某些科目討論政治問題時,能立足於教育角度,充實見識,擴展思維,發展獨立思考能力,不成為政治鬥爭工具,更重要,不成為政治灌輸對象。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