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行動組」遲到好過「冇到」

25/2/2014

對於中學面臨各種危機,教協成立「中學行動組」,做些更加對位的反應措施。最近有關組別出版了一份「中學行動組」特刊,以《穩定中學、改善編制、提升質素》為題,指出問題的所在。文章歸納教育政策的不妥善,導致以下現象:耗費教師心力、損害教育質素、學生「上移錯配」、年青教師無法入職和學校難作規劃等各方面,很確切,也很有概括性。

翻看近十多年來的中學教育問題,出現的毛病是欠透視力、欠深度和欠預見力。比如回歸初年的母語教學政策被「打沉」,代之而來的114間英中政策,到較後期的「微調教學語言政策」,學校不再中英分流,而以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作分類的政策,都發生在一段短時間之中,從政策推行的層面看,可謂朝令夕改,令人無所適從。現在後續問題亦隨升中人數減少而出現。今年中學繼續減班,變相令升讀英中人數減少、令學校用英文教學的班數(其實即是英中數目)減少。政策不符家長期望,附隨出現的學校行政安排也出現難題。

升中人數減少,教學語言之外,更嚴峻的影響妨害學校的生存機會。沒有學生,會導致殺校。近三年教育局以減班來舒緩學校殺校危機,最近教局官員更大言炎炎殺校危機已不復存在。但開班線一再降低,學校收生人數持續萎縮,一間學校同一級中雖云可以糾合五六十人開班,但教學生態受很大影響,還未計算較高年班「逃亡」他校的現象。現在所有的,只是學校苟延殘喘,稱不上問題解決。

升中人數的增減,數字從來都掌握在有關當局手中,出現問題也不是朝夕之間的事,就不知有關方面如何做著五年、十年、十五年之類的規劃,令問題不用浮面。比如說明知學生人數減少,就不要開那麼多學校,分區計劃也要做得貼切些,不致令有位無人讀的情況出現。莫非開辦學校,不徒只看供求關係,當中又有些不便明言的政治因素?

要說教育政策最蹩扭的,應是伴隨學生人數不足而出現的自願減班,再由此而出現的凍結學校教師人數,再由此而出現的新晉教師求職無門的慘痛現實。教育局長早幾日前還大大聲說現在的教育政策,能夠「保學校」、「保教席」、「保實力」,其實說法極度偏頗。「保教席」,應是指「保理應被裁者的教席」吧!學校明明沒有這麼多班,為何要「保」冗員?冗員被「保」,意味想入職者困難重重。現在的合約制(即永無轉常額機會)折磨人,這類合資格而被諸多剝削者的權益誰人來「保」?當然還未計想入教職而不能的「準教師」。有一大群新(或準)教師權益不被保障,而以為問題已經解決,就正如把垃圾掃入地氈底,問題不單沒有解決,對整體社會利益來看問題會愈來愈嚴重。

至於「保學校」、「保實力」,在英中要爭逐不被轉化為中中、在低組別學校要爭逐不被殺校的現實下,學校加強壓迫性教學,用奴役學生的方法來達致各人的目的,教學生態被扭曲,誰人被「保」了?

面對精確的人口數據的掌握,沒有防微杜漸的預見力、沒有因應問題而採用的有效措施,到社會承受能力不能再負擔以後,便用拉拉扯扯、損一方利一方的方法試圖彌補,作為一個政策局究竟做了些甚麼?

現在當然不是追究問題的時候,何況要追究也無從,唯一方法是前瞻。放眼看去,要適當解決以上問題,最佳方法是實施小班教學,不要再用掩耳盜鈴的方式去扭曲事實。但即使對小班教學還是鋼鐵般盲目,也應盡可能減低教師與學生、教師與班級的比例,製造較多職位,使彷徨於教界範圍外的新晉教師有機會喘息,也讓在教界範圍內的從業者,能有堅守專業的起碼機會。

「中學行動組」以及相關活動的籌劃遲到很久了,但最重要還是經常以增進香港福祉說法掛在口邊的管治者,大家的權利和責任,都到了一個理應實踐和證實可以有效施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