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家要有個人風格

任何藝術形式,建立個人風格是很重要的,書法創作也不例外。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追溯到甲骨文也有其書寫法度。以後的篆隸行草楷,歷來不論碑或帖,各體流傳,珍貴創作品類眾多,也成為後學者學習的對象。

學書由臨摹開始,對各體書法多所涉獵,增進個人修養。其間自需要不斷磨練的工序。曾鞏《墨池記》寫王羲之仰慕張芝,「臨池學書,池水盡黑」。沒有這樣艱辛的鍛,沒法成就一代書聖。

而書法創作是跨時空的,所以年代很古的石鼓文,晚清的吳昌碩臨摹成家,並改進成為具有個人風格的創作。清朝鄧石如書寫秦篆,並加發,成為重要的篆書創作者。同為清末的林直勉,精於漢隸,變化出脫胎於《禮器碑》而較歛藏溫潤的個人隸書風格。這類例子太多了,沒有個人風格,即使作品如何近似古人,最終無法成就偉大創作。

中國一部書法史,就是一部由不斷創作、不斷推陳出新而演化出個人風格的藝術拓展史。就拿唐代的楷書作品為例。楷書由漢隸演化,經歷魏晉,逐漸脫離隸筆寫法,使楷書的結體日趨確定。到了唐代,經不同書家推衍,形成不同風貌。現在說唐代是楷書百花齊放的時代,其中尤以歐陽詢、顏真卿和柳公權最具代表性,分別有歐體、顏體和柳體之譽。一個作家的創作,能稱得為「X體」,就是經歷過歷史的鑑證,是一種藝術形式和成就的肯定。

不要以為藝術家渴求建立個人風格,就單向推陳出新處發展。任何偉大的創作者,沒有傳統的基礎,沒法建立個人風格。歷史記載唐太宗太過喜愛王羲之的《蘭亭序》了,希望死後以之陪葬。為免書法珍品失傳,於是命當時幾位書法家各臨摹一本,以茲流傳。現存有唐人摹寫《蘭亭序》墨迹三種,包括虞世南、褚遂良和馮承素三種作品,其面貌雖略有不同,但同時掌握原創精粹,可見書法家複製能力的出神入化。有這能力,就是有學習傳統的素養,刻苦鍛鍊,這是進一步推展出個人成就的基本要素。

宋代書法作家,最著名的有蘇(軾)蔡(襄)米(芾)黃(庭堅)四家。他們的作品,都是不同領域的風格開拓。把書家的創作展列眼前,一看便能看出是那人的作品,這是成家的最基本要求。

明代號稱書法的重要拓展時期,書法創作者也以艱苦的鑄鍊精神,開創出百花齊放的創作成就。例如傅山以魏晉唐為基礎,參透古意。他曾臨摹王羲之獻之作品各千次,也不以為滿足。另一重要創作者王鐸也不例外。他書宗魏晉,行草出二王,楷書法鍾繇,亦得顏米諸家法乳,而入於山陰(按指王羲之)之室。可見創出個人風格的成就,其路絕對艱辛。

或許由於傳統太豐盛多采了,不少書法家試圖在創作上另闢蹊徑,創製出更具個人風格的嘗試。比如清朝的鄭板橋,自創「六分半書」,作品融會隸行楷筆意,偏重佈局的變化多端,成就很有個人性格的作品。和鄭板橋同為「揚州八怪」的金農,自創「漆書」體,字型結構和用筆獨特。淺薄者每稱金農作品有獨特風貌,乃得力於其對毛筆筆鋒的特別處理。但金農創作,是長期從不同名碑揣摩筆意而有以成就,絕非剪去筆鋒就能成事。

當然前人蓽路藍縷,對後學者的啟發有特殊意義。近代書家如臺靜農,畫家如張大千,他們的書法,得力於明朝的倪元璐,風格一脈相承,但卻別開生面。這類承襲和發展,和故意摹仿有重大差別。書法家啟功曾說過一個親身經歷的故事:自啟功成名以後,書法作品價格與日俱增。有天某畫商拿著一卷啟功的作品給他過目,問他怎樣評價創作。啟功經過細心的觀看,指出這不是他的作品,是膺品。雖然作假,但他說這作品寫得比自己寫的還要好。

這故事給人的啟發是,好的作品並不單以技巧見長,最重要是有獨特風格的建立。假的啟功作品,技巧或許勝過原作者,但沒有的是原作者的創意成就,那就沒有甚麼價值了。

當然說風格,是抽象的,要有水平,也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真正優秀的作品才不被歷史淘汰。所以雖然投身書法創作,要自創新風並不容易。臨摹名家作品,或得其形似,但隨便自稱作品為「X體書」,未經驗證,放在文化歷史洪流中,也真有點危險啊!

27/3/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