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有錢,識見胸襟也很重要

11/9/2014

在報上讀到一件真實的事情。

世界首富蓋茲(Bill Gates)在2008年卸下微軟行政職位。有一個早上,他接觸到一套名為《大歷史》(Big History)系列的DVD,對之讚嘆不已,立心要將之推廣。

這是一個大學課程的內容,設計者是澳洲教授克里斯蒂安(David Christian)。《大歷史》沒有局限某個題材或單一學科,把歷史、生物、化學、天文學及其他看似不相干的學科合而為一,描述地球上的生命。

能夠把複雜的概念貫通在一起,得到蓋茲高度讚揚。蓋茲表示:「我喜歡它。對我來說,它解釋得非常清楚。我認為所有人都應看它。」

於是蓋茲要求助手約見克里斯蒂安。蓋茲告訴克里斯蒂安,希望把《大歷史》引入,作為美國全國各地中學的課程,他準備透過私人資金為這項目提供經費。克里斯蒂安贊同蓋茲的主張,於是兩人一起修訂《大歷史》的內容,使其適合作為中學課程。蓋茲也主張為網民提供內容,僱用了一隊工程師和程式設計人員,開放相關網站,提供電子書閱覽,輔以互動圖文和影片。

2011年計劃先在美國五所中學展開,經過三年不斷推廣,現在已有約1,200所中學15,000多名學生能於今年免費得到提供《大歷史》課程。

這確是一件很令人感動的事情,也引發了筆者一些懸想。

懸想之一:世界首富、創下偉大事業的成功商人、電腦奇才,在退休後居然有興趣接觸一套和他的事業沒有太大關連的大學課程內容,這種求學心態很不簡單。

懸想之二:對課程內容讚嘆不已,但蓋茲卻不滿足於停留在個人的欣賞和認識,他立願要將之推廣,造福未來千萬學生。可見他無時無刻自覺要為未來社會負上責任,縱使活動和他的生意無關。

懸想之三:親力親為、出錢出力做了課程的推廣工作。蓋茲不厭其煩,找到課程的原創者聚面,商討計劃設想;個人願意付出資金從事計劃的設計和推廣,也實際參與了為課程適合中學生而作的調適工作,並為廣泛推動而努力。這是一種很偉大的胸襟,尤其出現在參與者名成利就,達到本可無欲無求境地的時候,取而代之的是蓽路藍縷、親力親為的繁重工作細節,當然也包括金錢的付出(縱使對他來說只是九牛一毛)。

香港也有不少名成利就、無欲無求的超級富豪,但他們不少興趣只停留在繼續累積財富的事務之上。當然也有做善事不遺餘力的,例如成立慈善基金、捐款給有需要的社會部門和活動。他們會捐醫院、捐學校、捐學生宿舍,或把金錢捐獻給不同的活動項目。但對一種知識性的課程,只有文化意義,毫無商業價值,肯去發掘認知,積極推廣,勞心勞力,為的是開拓下一代的學習視野、思想界限,這在香港便很像未出現過。

最近人大通過香港未來的政制框架,普遍被認為局限香港的民主進程。在香港,牽涉政治的爭拗,大富豪大都選擇緊跟權力中心角色。「落閘方案」出了,特首候選人要經篩選,未能滿足市民期望,有富商卻指「應該堅堅決決向前走,不應原地踏步」。也有富商認為,據西方經驗,民主程序慢慢會走火入魔,讚揚現行政制最好,功能組別是制衡民主的最佳制度,批評部份香港人抗拒內地「心理有問題」。也有富二代批評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總在關鍵時候發表對中央、特區政府、愛國愛港陣營不利的民調結果,建議應另聘中大科大從事民調工作。

這類意見,不論是被要求講話,或發自內心,說了出來,對說話者的營商處境、社會位置總會有利無弊。但意見能否反映普羅大眾心聲、保守政制方案對未來年青人的生活環境帶來甚麼負面影響,便完全漠視了。

蕞爾小島的富翁,對未來社會主人翁的美好的期盼,視野和胸襟,和別人比,確還有點兒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