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2007
看了6月29日本報「文化版」鄭傳鍏君《國寶在香港》一文,介紹國寶來港展出:「展出的《清明上河圖》只展示畫心部分,長長的題跋以複製品的形式向公眾展示」、「另一個展廳的書畫,也多數沒有完全展開整個卷軸,參觀者並沒有機會見到全豹」。即時產生一個疑惑:一些也許是十年一遇,甚至可說千載難逢的國寶,趕在香港慶祝回歸十載來港展出,尤其寶中之寶《清明上河圖》只能以「畫心」示人,是什麼緣故?看不起香港人的鑒賞熱情(或水平),還是特長的展櫃製作費昂,用途不廣,處理費神,因而只有削足就屨?
琵琶半遮面
尤幸七月中旬慕名觀賞,個別畫作如王詵《漁村小雪圖卷》確如報道般只展局部,長達五公尺的《清明上河圖》「全豹」舒展在適度的畫櫃中。否則,「琵琶半遮面」猶有琵琶可看,畫軸卷起就什麼也看不到了。不知道是主辦者從善如流的結果還是其他緣故,不然粗率與無知或會成為天大笑話。經濟城市真要捏一把大汗。
看《清明上河圖》只配給五分鐘,人流寬廣,無話可說。但可以批評還是有的。長長的輪候人龍,筆者「排隊」就用了二十分鐘。二十分鐘靠壁蠕動的納悶,被饗的卻原來只是「長長的題跋以複製品的形式向公眾展示」。題跋算得上是什麼藝術,需要得到如此厚待?如果不展出,取而代之,把圖卷按部份複製放大,加上詳細的說明,侷促等候的人群或可善用無聊的時間,也為觀賞真跡時作一提前的預覽,這是主辦者為文化教育提供的應有準備,沒能做到,所欠的還是一點兒的識見和用心。
文化德化水平都要提升
當然比較起觀賞《清明上河圖》的「墟冚」,是其他也是國寶的相對冷清。但這也是莫奈何的事。看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的《蒙娜麗莎》和斷臂的維納斯鎮日其門若市,就可知這點點崇高抑卑的心態是真能和世界接軌了。
文化無疑是需要教育的。香港近年展出中西藝術傑構,機會不少,有多少能提升群眾生活情趣品味,無從判斷,但伴隨著藝術教育在常規學制中的貧乏,提升文化水平似乎還要走一段長長的路。
其實何止文化水平,德化水平何嘗不如是?在觀賞的人群中,有美術老師帶了十來個學生參觀。師生密匝匝圍櫳在細小的展櫃前,老師解說,一說就是十分八分鐘,旁人真有插針不入之慨。其實在珍品展覽場合中,珍惜機會接近原作,略窺其精神氣韻、風貌大概,細緻的技法風格之類解說應留在課室進行。像國寶展這樣人頭湧湧,又限時限刻,為人師的雖然克盡厥職,其情可嘉,但別人觀賞空間實不應無理霸佔。否則學生撿了一丁點美學教育,丟了一大片德性教育,得不償失。——到底人家都是購票入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