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國民教育

26/6/2007

有政黨中人說,回歸十年以來,香港的國民教育未達水準。成功的國民教育是在街上聽到國歌,應該立即立正,而不是用作手機鈴聲。固然是了,但公民教育委員會實踐在電視播新聞前加插播國歌,聽者是否應即時立正,尤其在家中晚飯當兒,似乎又有一定的「酌情權」了。

同樣是宣傳國民教育的短片,也喜歡摻雜一些傳統文化素材,像一個片段映一個小孩提筆寫字,由此而引申到一些頌揚書法、茶藝、太極等文化元素去。可以聯想到:文化,也許是提倡民族認同感的良好題材。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以此作為培養國民教育的切入點,內涵或許較單純宣揚聽國歌要立正來得更具意義。

文化教育付諸闕如 

較為可惜的是,文化教育在香港的學習體制中,即使不是付諸闕如,最少也是淡薄如水的。最近,為慶祝香港回歸十年,故宮博物院破天荒借出三十二件珍品來港展覽,其中更包括傳統藝術重寶,諸如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王珣《伯遠帖》、馮承素《摹蘭亭帖卷》、閻立本《步輦圖》、趙佶《祥龍石圖卷》、蘇軾《行書治平帖卷》等。

沒有對書畫藝術有概略認識的人,或許未能把上引文物作一適當的時序排列。有多少人能清楚說明唐朝書畫文物的吉光片羽如李白的《上陽臺帖》都被視為罕世奇珍,為何閻立本工筆的人物圖繪居然可以完好地保存到現在?唐太宗把王羲之《蘭亭序》陪葬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馮承素的摹本為何能在十多種摹本中脫穎而出,得到了最接近原跡風貌的美譽?當然更深入地了解《清明上河圖》幾次被偷運出宮又被找回的過程,《伯遠帖》曾經由清宮流出,輾轉流入香港,最後由國家重價購回的事實,更會對近代國家文物瑰寶的流散寄予錐心的痛惜。

趁熱鬧 

但我不禁預期,估計會有十六萬觀賞這次文物展品的人,其中不少會是抱著和到海洋公園探伺大熊貓相同的開眼界、趁熱鬧心態,沒能把觀賞行為提升到一拓展個人文化認知的境界。其實藝術主辦單位應該趁這次難得的十年一遇的回歸文物展覽做些深層次的文化教育工作,如編製一些更詳備豐贍的文物說明資料,和較普及的贈送《Q版清明上河圖》雙軌並行,發揚一下文化國民教育的意義。

是的,國民教育不能缺少文化教育的成份,甚至可以說成功的文化教育是成功的國民教育的體現。在即將推行的三三學制中,文化教育是一個很脆弱的範疇。傳統藝術知識的灌輸,和殖民教育時代一樣失去了它應有的植根點。過去學習美術知識所乞靈的美術科,已變身成為視覺藝術科,其「實用性」不足,也逐漸受到「創意產品設計」之類課程的挑戰。除非承認文化教育在事事講求經濟意義的社會沒有位置,否則認真提倡,把握不同機會去加添國民教育所應具備的文化成份,是一件沒法、也不應逃避的事情。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