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2007
上月份香港報章一段日子連篇累牘報道兩位神童的動向。最後兩位都被大學取錄,結束了一段時間的喧鬧。
自然,兩人的境況是不同的。十四歲中學生何凱琳會考取得9A成績,完全符合大學暫取入學的條件。中文大學在下學年取錄為特別本科生,再翌年正式入讀醫科,除卻年齡因素,也是慣常合理的安排。人們對一位智商與學習能力比常人早熟三或四年的學生特別關注,本是人之常情。偏偏就有人以較為功利的角度分析事物。例如未被大學錄取之前,有港島區國際學校大派30萬獎學金遊說何同學升讀該校,也有商業機構提供免費旅遊及商業贊助。建議被拒絕,何同學被一份暢銷報章讚揚為「有骨氣」。一位少女學生,選擇在較熟習的環境繼續學業,是個人理性抉擇,和「骨氣」無涉。萬一她選擇獎學金,難道就很「冇骨氣」嗎?世間為獎學金而選校的例子多有,一概視為量度「骨氣」多寡的表現,當事人或要蒙上不白之冤了。
誰功利?
未入大學前,有說何同學選擇原校升預科是個好榜樣:揀學校不應只講名牌,最重要是適合自己。她不嫌棄以母語教學的中中屋邨母校,傳達了一種不功利、靠自己的踏實意識。更肉麻的說法是她彰顯了一種「根的意識」。
「以母語教學的中中屋邨」學校,在香港少說也有百數,當中有不少敬業樂業的老師,也有不少愉快學習的學生,和什麼嫌棄不嫌棄何關?至於選讀中中「傳達了不功利意識」,難道讀英中的就一定很「功利」嗎?我不會無聊地覺得何同學的成績是母語教學成功的範例,而「靠自己」的說法則誤解了香港學生的學習現況:英中學生「靠自己」的成份就未必一定比讀中中的低。
博出位?
至於九歲數學神童沈詩鈞,分別被科大和港大拒絕取錄。科大的理由是考慮到沈童的身心發展,科大決定暫不取錄他為本科生,但會提供特殊的資優課程培訓。港大也傾向不取錄,擔心他難以適應大學生活,但考慮接納他為「附讀生」(visiting student)。沈同學後來被浸會大學取錄,起初據云會特別為他設計一套學習歷程,部份基礎科目會在浸大的一條龍中小學中修讀,是項建議後來卻又不了了之。較有名氣大學質疑九歲是否能過正常大學生活,名氣較遜的卻來個捷足先登,兼否認「博出位、搶學生」。但愛你最終是否變成害你,還有待時間考驗。
最近,有幾位曾獲國際大獎的少年鋼琴手參與了一個名為「鋼琴馬拉松」的表演活動。演奏後,觀眾問他們是否覺得自己是「神童」?他們異口同聲說「不!」其中一位認為只有莫札特、貝多芬等才可稱為「神童」。他們覺得自己能獲獎,絶對不是因為天份過人,而是靠老師的悉心指導和自己的努力練習得來。小小年紀有這樣的慧思,殊不簡單。在習慣以功利眼光看事物的香港來說,這點點「未泯」的「童心」,較不少成年人還要透達—尤其在一窩蜂追慕神童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