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什麼學生?

29/7/2008                           

    應該承認,如果教育政策沒有翻天覆地的變革,有為數不少的學校不能成為英中,也有為數不少的中中,甚至多一班英文班也湊不夠數。由於就學人數大幅減少,如果教育政策不變,將會有一些學校不能繼續營辦,面臨「殺校」的結局。

教學語言政策即使如何調校,標籤是沒得清除的。如果說過去一刀切的中英語文分流政策造成英中和中中兩個標籤,分科採用英語施教的策略會造成英中、部份科目英中和純中中三個標籤。教育局很主張採用的微調方案,是增加英語施教的班別,則再製造多幾個標籤,由一班(英語)至四班(英語)不等的新標籤。不管標籤有多少個,其基本意義還不是很大的,因為無論家長、教師以至學生,心目中都有一個學校優劣的排行榜。就是都屬英中,也有傳統名校英中和新晉地區英中的分別。 

學校質素版圖確立

家長選校,陣法森嚴,不要說上上品學生就讀下下品學校從未出現過,即使中上品學生要屈就中下品學校,家長也未必高興。學生分配既有定數,學校可做的有多少?當然不用悲觀到以為一無可作為,但可改變的現實卻不多。君不見頂級名校教師工作相對安逸,學生成績還不是絶類離群,尖子無數?此所以有「自動波」的美譽。只要學校不是好食懶非,傾家敗業的例子是鮮有的。收羅生員質素較差以至最差的學校,要突破劣勢,難度極高。催谷文化的濫觴,所得或許只能是寸進,但成本與效益往往不成比例。

同樣應該接受的事實是,學生數目與學位數目供求失衡,會導致一些學校無法經營下去。身處其事的從業者,在「殺校」潮到臨的時候,最大的寄望是「殺你」而不「殺我」。如何免於被殺?「敵動,我動;敵不動,我也動」,老師勤力些,學生勤力些,或許可略濟燃眉,但「大局」卻依舊紋風不動。若出之以勞民的手段,結果還是那一句:「成本與效益往往不成比例」。

為催谷文化撲火

如果教育持續劣質化,做政策的人當然是要正視問題的。筆者希望一些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語言的無聊爭議不要再繼續下去了。你的目光若只緊盯「我校」有多少人多少科多少班可轉用英語,加強催谷以博家長青睞,而希冀自身穩站安全線上,冷眼觀看汰「弱」留「強」的現實最終到來,教育的質素是沒得改良的。

據云新學年中一每班人數減少二人,可略為舒緩縮班殺校的壓力,那減得愈多,「殺校」的威脅是愈小了。但今年仍將有六間中學收生不足,到達六十七人的「殺校警界線」;逾二十所收生人數跌破開班下限。但每班減少二人,和小班教學的目標還是遠的。面對劣境,是否應加強減生力度?又據云新高中學制推行,班數多了,教師人手需求增加。不知這種增加是「遠水」,還是當前縮班老師是「近火」,但未來三數年間適當的人手調配或許有些功德——不是單為保著個別教師的「飯碗」,而是為熾熱的催谷文化撲火。

為未來設想,我們不需要有太多「苦於學習、不善溝通、怯於承擔、無法創新」的學生,也不需要只是「學會考試」的學生。

日期: | 作者: 鄭楚雄 香港教育 中國文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