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有到位的青年「搵食」政策

10/8/2016

早幾天,公務員事務局在報章刊登招聘廣告,分兩階段聘請約1,700份文職工作。其中700個助理文書職位,只需中學會考及格,起薪點月薪13,735,應徵者毋須大學學歷。但據人事顧問早前的估計,今年大學生起薪點為1.2萬至1.4萬,政府工為「鐵飯碗」,加上薪金較私營機構聘請大學生還要高,證諸過去,一大群大學生湧往申請應是意料中事。

大學生爭取中學學歷要求的文書工作,近年成為「常態」。在職場的廝中,這類成功者應是喜悅多於失落,而以中學學歷求職應是愈趨困難了。

但就以這例子來看,社會發展不能說是毫無問題了。早前有號稱香港民族黨的團體發起集會,參人數據警方估計為2,700人,但有記者現場觀察,估計人數將近萬人,當中又以年輕人居多。一個本來沒有甚麼市場的港獨訴求,吸引這麼多人參與,未必是人人有相同的政治主張,但反映年輕人對社會不滿應是沒有甚麼懸念的。

是的,這也是有統計數字依據的。早前香港中文大學做了個民意調查,對於港獨議題,有17%的人認同,其中佔4成是19-24歲群組。在這一群人中,有多少是因為生活無著,求職困難;或對前景沒有信心以至悲觀,因而衍生出一種不滿情緒,漸漸演化成反政府以至要求分離的力量,箇中轉折不能視若無睹。

青年政策提出過很久了,但卻無法認真地落實,以至沒能令到這群社會未來的棟樑,對生活前景充滿憧憬和信心。歸根究柢,「搵食」艱難,是對政治不滿而思變革的最基本肇因。香港回歸已近20年,過去從未有甚麼具說服力的港獨訴求,現在政府卻需要著力打擊,和這幾年的管治失效或多或少有關連。

就以筆者較熟悉的教育招聘做例子吧。自從升中人數下降,近年衍生出合約教師這一族群,這其實是一批教育的臨時工,在沒法融入主流常額的時候,是一群隨時可以辭退的教師。筆者在評論文章中提到合約教師的苦況,應可追溯到20063月發表的《合約的夢魘》。時光荏苒10年了,問不止沒有解決,合約教師愈積愈多,多到在社交網頁形成一個群組,互相支援(或「開解」才是)。最近在當中看到一些訴苦文字:「啲位去左邊?就喺去左早出世幾年,能力一般,自我感覺良好既人度。呢的老XX好多都好廢,淨係識貪住份人工,書又唔識教,野又唔識,職務又推比我地做……」。

要解決合約教師問題很容易,設多些常額晉升便是了。據聞教育局有心今年多設1,000個常額位,但去到教育前線,又很易被某些校長以這樣那樣的理由推搪了。教育局有多大決心去解決這個積重難返的問題?

即使設新職位有難度,但送走舊人,令新教師較易入職,總會有一定的方法。過去教育局曾推行教師「提早離職補償計劃」,俗稱「肥雞餐」,本來每年都送走很多無法適應教改、或希望提早結束日趨煩瑣的教學職位者。「肥雞餐」在2013年本得到立法會通過新一期三年期的撥款,但撥款還未來得及使用,就被政府以教學人手漸趨穩定為由取消了。要知道送走一個年資高的老師,其薪酬足以聘請3個新教師。而補償離職金額,最高者只不過一年的薪酬,長遠來說政府不蝕反賺,兼能令教師職位增加,減少前線怨,事屬雙贏,但卻被缺乏遠見的官僚搞砸了。

教育職位是很重要的招聘範圍,是每所大學文理社會科系及教學院畢業生的前景所繫,適當的政策配置,即使不用提倡小班教學或重訂教師和班級比例,都能達到一定目標,紓緩怨氣是很易做到的事情。

令年輕人較易「搵食」的政策的漠視,或推行政策不到位,是把年輕人推向激進的最根本肇因。孟子說「若民,則無恆產,因無恆心」,現在卻成了「無恆產者有離心」。要解決嚴峻的社會分歧,疏導較高壓應來得有效。認清做與不做,或怎樣去做,日領高薪的政策局長與一眾高官,應是責無旁貸吧!